为响应学校以“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立足学科特色,充分发挥学校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优势,精心打造具有学科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家爱鸟护鸟的意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渭河流域鸟类多样性调研队于2022年7月24日与7月25日在宝鸡市眉县开展调研活动。
收拾好观测所需的工具以及露营必需的行李后,团队成员满心欢喜整装待发,骑车跋涉至眉县龙源湿地公园。一路沿途杨柳依依,山清水秀,时有舞动的蝴蝶和飞翔的鸟儿为伴,团队的每个成员一路都兴致勃勃,分享着关于鸟类多样性的知识,期待着本次鸟类多样性调研的活动。
历经三个多小时的骑行后,调研队终于到达眉县县城,短暂休整后,于24日下午5点进入湿地公园,通过定点观测法深入调研。
首先一部分成员拿望远镜观察河流及两岸的鸟类,记下它们的特征与数量,通过准确的描述转述给记录员,记录员再通过仔细的查找和缜密的判断确定该鸟类的种类,遇到无法辨认的种类,由一名成员通过高码率微单相机的长焦镜头拍摄,再询问指导老师确认。大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秉承着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最终观测到有白颊噪鹛17只,树麻雀41只,小白鹭2只,中白鹭1只,苍鹭3只,家燕34只,斑嘴鸭5只,普通燕鸥7只,杜鹃2只。天色渐晚,日薄西山,晚霞布满苍穹,鸟儿回巢休息,观测结束后调研队选择在树林中安营扎寨,养精蓄锐。
7月25早晨5点多,日出东山,东方见晓,彩霞像缕缕金丝浮游中天,唤醒了充满热情的青年们,为减少偶然误差,调研队再次出发,按照前一天的安排前往昨天的地点有条不紊地开展第二次观测。观测到的数据与前一天相差甚小,但杜鹃和树麻雀的数量有成倍的增长,新发现黑卷尾1只。
回到营地后,燥热和疲惫逐渐袭来,大家收拾好行李整理了本次的调研数据,迎着逐渐升到头顶的太阳埋头向西骑行了四个小时后抵达学校,最终结束了这次意义非凡又令人难忘的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活动增进了团队成员与自然的距离,提升了其队鸟类的了解,通过骑行也磨练了成员们艰苦的意志,让团队成员明白作为青年学子要我亲近生命、爱护自然,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铜川市农弃智转实践队深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在当地多家企业、农业项目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聚焦生态循环发展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议题,旨在系统梳理董家河镇的实践经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的号召,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绿筑先锋”实践团于7月正式开启暑期“三下乡”征程。 本次实践以建筑垃圾为核心研究对象,旨在深挖其背后潜藏的社会与环境课题。系列宣传报道将循着“建筑垃圾的由来—破碎分类—‘
2025年8月8日,为深入了解乡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的社会服务需求,探索智慧养老模式在乡村的普及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集暖阳队” 赴陕西省揉谷镇新集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原计划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调查当地老人与儿童情况,不料突发暴雨,队员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8月2日至5日, 在指导教师孙启鹏、苟辰楠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广西北部湾“陆海联结链动新程·一带一路物畅其流”暑期社会实践队 赴广西北部湾开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 西安市村落 特色保护区建设实践 2025年7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11区2县168村特色保护区建设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1名师生奔赴周至县兰梅塬村,在靳亦冰教授带领下开展调研,旨在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