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并充分发挥农林高校学子“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的引领作用,2022年7月2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王上村生态文明建设调研队在陕西省杨陵区五泉镇王上村,通过实地调研、入户调查、多主体结构形式访谈开展调查研究,着重考察王上村人居环境治理、生态保护、治理机制构建、特色生态产业——猕猴桃产业等方面,助力宣传王上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实现新时代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范例。
王上村地处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城区西北八公里处,座落于隋文帝泰陵脚下,王上村总人口为1131人,农业主导产业为猕猴桃种植,现种植猕猴桃769亩,设施农业大棚142亩。
调研队成员来到王上村,首先与村负责人取得了联系,跟随村委会刘主任参观王上村街道、农耕文化馆、科举体验馆、民宿区、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果品加工厂、王上村村民文化中心等地,在刘主任的宣讲中对王上村实际情况、村庄文化和特色产业有了基本了解,体验了王上村特色隋文化,学习王上村关于如何进行人居环境治理的有效措施,具体了解产业建设的卓越成效以及猕猴桃加工的基本过程。紧接着,团队成员与王上村监委会干部进行访谈,他向调研队成员介绍了王上村人口土地面积,产业发展,村民收入等基本情况。并初步讲解了民宿项目,猕猴桃加工运营,集体经济旅游业发展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
在入户调查中,团队成员与村民们进行深入访谈,调研了王上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具体成效,为居民普及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相关知识,让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观深入人心。通过本次的实地调研,亲身参与与王上村生态文明建设,调研小组成员收集到了大量的信息,了解王上村的发展状况及经济模式,重点考察了王上村特色猕猴桃产业,特色乡村旅游业。
在这过程中总结了了王上村乡村治理经验,同时发现王上村的发展存在旅游业发展征地困难,村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够全面,猕猴桃产业分散化严重,缺少集体售卖环节等问题。这些问题将激励调研队员进行进一步为王上村的发展建言献策,推动王上村构建以村民为主体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实现人居环境的全面改善和村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实现打造“乡村振兴的三秦样板”的总目标。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铜川市农弃智转实践队深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在当地多家企业、农业项目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聚焦生态循环发展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议题,旨在系统梳理董家河镇的实践经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的号召,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绿筑先锋”实践团于7月正式开启暑期“三下乡”征程。 本次实践以建筑垃圾为核心研究对象,旨在深挖其背后潜藏的社会与环境课题。系列宣传报道将循着“建筑垃圾的由来—破碎分类—‘
2025年8月8日,为深入了解乡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的社会服务需求,探索智慧养老模式在乡村的普及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集暖阳队” 赴陕西省揉谷镇新集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原计划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调查当地老人与儿童情况,不料突发暴雨,队员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8月2日至5日, 在指导教师孙启鹏、苟辰楠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广西北部湾“陆海联结链动新程·一带一路物畅其流”暑期社会实践队 赴广西北部湾开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 西安市村落 特色保护区建设实践 2025年7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11区2县168村特色保护区建设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1名师生奔赴周至县兰梅塬村,在靳亦冰教授带领下开展调研,旨在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