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充分了解柿子及其农副产品在生产销售中存在的实际问题,7月29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助力乡村振兴、农产品销售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富平县柿子产业研究院进行调研。
长期驻扎在实验站的老师们带领实践团参观了柿子新品种的种植情况。杨勇教授是富平县尖柿产业发展顾问,他为实践团简要介绍了实验站的主要功能,如品种引进、育种、试验新的栽培模式和培训服务等。截止目前,实验站已筛选出最适宜做吊饼的尖柿品种及其最佳栽培模式,发现了富平尖柿炭疽病发病规律,凝练出富平尖柿炭疽病综合防控技术。
李老师为实践团介绍了柿树篱壁形整形及水肥一体化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柿子树遭受病害后的成活率。段旭昌副教授与刘斌副教授则为实践团介绍了人工控制干燥-快速起霜-臭氧杀菌-无菌包装的柿饼工艺,这种工艺解决了柿饼工业化加工的难题,使柿饼生产周期由原来的80-90天缩短至30天左右,柿饼上市时间提前30天以上,这样加工出来的柿饼质量不仅更卫生安全,还保持了传统柿饼软香甜糯的特色。
实验站的老师们为实践团介绍了正在进行的农业实验,讲解了对比实验、定位实验等实验方法,带领参观了用于进行科学实验的各种设备,如蒸渗仪、气象仪等。
据了解,实验站的各位老师们每年都会为柿子种植户进行农业知识普及,帮助农户们进行柿子的高质量种植和加工,努力生产优质果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各位老师严谨治学,潜心科研,紧紧围绕柿子农业生产的关键问题,将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到田间地头,无怨无悔地做一名农田守望者。他们用知识和研究成果惠泽大众,推动农业科技水平进步,并且把科技转化成产业效益,引领富平县柿子产业高科技、高效益、高水平发展。
实践团成员通过此次调研,明晰了富平县柿子产业发展现状,同时也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乡村振兴,本质上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发挥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作用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致敬农业工作者,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将会持续跟进富平县柿子产业发展情况。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铜川市农弃智转实践队深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在当地多家企业、农业项目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聚焦生态循环发展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议题,旨在系统梳理董家河镇的实践经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的号召,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绿筑先锋”实践团于7月正式开启暑期“三下乡”征程。 本次实践以建筑垃圾为核心研究对象,旨在深挖其背后潜藏的社会与环境课题。系列宣传报道将循着“建筑垃圾的由来—破碎分类—‘
2025年8月8日,为深入了解乡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的社会服务需求,探索智慧养老模式在乡村的普及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集暖阳队” 赴陕西省揉谷镇新集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原计划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调查当地老人与儿童情况,不料突发暴雨,队员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8月2日至5日, 在指导教师孙启鹏、苟辰楠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广西北部湾“陆海联结链动新程·一带一路物畅其流”暑期社会实践队 赴广西北部湾开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 西安市村落 特色保护区建设实践 2025年7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11区2县168村特色保护区建设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1名师生奔赴周至县兰梅塬村,在靳亦冰教授带领下开展调研,旨在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