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培育乡村消费热点、拉动内需的有力抓手, 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背景之下,为了解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寻找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路径及成功经验,7月28日西北农村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生态旅游法治实践调研团前往佛坪县教场坝村山茱萸及豇豆加工厂进行实地调研。
调研团首先来到教场坝村山茱萸加工厂。佛坪县自然环境优越,生态保护良好,中草药资源丰富,尤以山茱萸品质最佳,被称为"中国山茱萸之乡"。调研团来到教场坝村山茱萸加工厂了解到,当地坚持强基固本与规划发展相结合,职能发挥与建设管理相结合,品牌领与基地远行相结合。工厂内具有规范化的山茱萸生产基地设备,形成集山茱萸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以聚合力,提升带贫致富动能;强引领,打造主导产业引领;破难题,找准特色发展钥匙。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发展山茱萸特色产业,推动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山茱萸加工厂内,队员们看到工人们在太阳直射的晒场内,弯下腰将去除水分的山茱萸果实用簸箕铲起,去除灰烬,然后站来将其放入蛇皮袋中打包,十分辛勤的劳作。
图1 负责人介绍山茱萸加工厂
图2 工人辛苦劳作
图3 队员参观豇豆加工厂
随后调研团来到豇豆加工厂进行参观。工厂的硬件设施齐全、环境整洁干净,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工作的人员多数都是中年人且多为女性,她们的工作看似轻松,只是需要将豇豆进行预处理,但是其每一次蹲下后再站起来,每一次端送消毒的豇豆,都相当的考验体能及身体素质。同时,在工厂内仅看到农民工人进行着辛苦工作,没有看到技术人员指导,这也是目前佛坪县发展集体经济所面临地缺少人才的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乡村考察时强调“乡村要振兴 ,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佛坪县利用本身的作物优势,因地制宜,开拓山茱萸及豇豆种植业,带动全县经济发展,让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乡村振兴首要做到的就是要实现产业振兴,坚持新发展理念,深挖本地特色产业因地置宜,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美好。作为西农学子更要牢记强农兴农的使命,为乡村事业发展供献自己的力量。
在响应国家边疆民生与交通战略,破解高海拔地区公共服务瓶颈,2025年8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实践团启程前往川藏公路,开展沿线服务站设施优化调研。团队 依托专业北京, 从成都平原启程,沿国道318一路西行,深入新津、浦江石像、天全、泸定、折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 学子深入雪域高原,为川藏公路服务站升级注入专业智慧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邓科 刘艺柔)在响应国家边疆民生与交通发展战略,破解高海拔地区公共服务瓶颈的号召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天路驿
2025年8月9号至8月1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调研团的7名同学前往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开展了暑假 “三下乡” 实践活动。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来了解当地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位
6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实践团队走进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烟台市海阳市郭城镇战场泊村),以“胶东地区的革命历史与精神传承”为主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红色印记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本次实践团队由学子王子豪担任领
塞上兴农 调研队积极响应《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号召,于2025年8月深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开展“ 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主题社会实践。团队以厚植“知农爱农”情怀为初心,运用专业视角系统探究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智慧化管理实践,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