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前往周至传承剪纸文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2-08-06 浏览:

剪纸文化广为流传,较早可追溯到隋唐时期。剪纸类作品每朝每代都大量散见于民间的鞋花、灯花纸钱、扎库中,品种较为繁多。时至今日,剪纸仍然被广泛运用于节日庆祝,商业庆祝等活动中,特别是结婚祝福的节日中。8月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百名团员下乡村,科技赋能非遗+”文遗月老陕西西安分队前往陕西西安周至县李霞剪纸传习所实践调研。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队集体合影

image.png

▲图为李老师讲解剪纸作品

一进入李老师的剪纸文化传习所,实践团成员们便被这里各式各样图案精美的剪纸作品深深吸引。这些剪纸作品图案种类丰富,从古代神话故事到现代抗疫都被纳入剪纸文化中。李老师热情地为实践团成员们讲述她的剪纸作品。经过老师的讲解,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剪纸图案可以通过借喻、象征、抽象等手法,寄托种种吉祥含义,丰富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最常见的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龙象男孩,凤象征女孩,粮仓象征丰收等。

image.png

▲图为李老师向实践队员们介绍剪纸作品

此外,深深吸引着实践队员的还有李老师的《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剪纸作品:大大的党徽由两只凤凰呵护,光彩夺目;在党徽的光芒照耀下,百花盛开,人们的生活如鱼得水,热烈庆祝。这两副作品表达了民间艺术家对党最真心的祝福,也表明传统民间艺术紧跟时代发展,与现代社会的文化完美融合。

image.png

▲图为剪纸作品《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李老师讲解完大幅剪纸艺术品后,开始带领实践团成员们亲手实践剪纸艺术。2022年是虎年,老虎刚强威猛有平安吉祥的寓意,于是李老师向实践团成员们教授‘喜’字和五折法的技艺。李老师的讲解详细透彻、简单易懂,让同学跟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独特乐趣和丰富内涵 ,这对于当代青年了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相信在实践团队的努力下会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学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亲手实践剪纸

image.png

▲图为李老师指导实践队员亲手实践剪纸

一张红色剪纸寄托着人们无限的美好愿望,对祛除病痛的希望。剪纸文化无不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不体现着传统非遗文化的奥妙。从小窗花到万花齐放的巨型剪纸画,剪纸文化从古至今源远流长,不断革故鼎新。剪纸将紧随时代步伐不断贴合时代需要,创新发展文创形式。实践团的每一个人都将尽心尽力学习剪纸文化,在平时生活中多动手实践,用心宣传和推广剪纸文化。

责任编辑:姜豪威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董家河镇调研农业发展:科技创新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董家河镇调研农业发展:科技创新与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铜川市农弃智转实践队深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在当地多家企业、农业项目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聚焦生态循环发展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议题,旨在系统梳理董家河镇的实践经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

 “变废为宝” 之路——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绿筑先锋实践

“变废为宝” 之路——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绿筑先锋实践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的号召,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绿筑先锋”实践团于7月正式开启暑期“三下乡”征程。 本次实践以建筑垃圾为核心研究对象,旨在深挖其背后潜藏的社会与环境课题。系列宣传报道将循着“建筑垃圾的由来—破碎分类—‘

访留守之需,寻养老明道——西农新集暖阳队赴新集村调

访留守之需,寻养老明道——西农新集暖阳队赴新集村调

2025年8月8日,为深入了解乡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的社会服务需求,探索智慧养老模式在乡村的普及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集暖阳队” 赴陕西省揉谷镇新集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原计划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调查当地老人与儿童情况,不料突发暴雨,队员们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广西北部湾开展“访企拓岗”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广西北部湾开展“访企拓岗”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8月2日至5日, 在指导教师孙启鹏、苟辰楠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广西北部湾“陆海联结链动新程·一带一路物畅其流”暑期社会实践队 赴广西北部湾开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西安市村落特色保护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西安市村落特色保护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 西安市村落 特色保护区建设实践 2025年7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11区2县168村特色保护区建设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1名师生奔赴周至县兰梅塬村,在靳亦冰教授带领下开展调研,旨在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