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建大信控学院三下乡:百变脸谱引人入胜,秦腔表演深入人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 2022-08-04 浏览:

2022年7月2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科技赋能文物保护,青年传承华夏文明”暑期社会实践团在了解了秦腔中发冠的历史背景、分支门类、制作工艺、传承情况后,前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陈耀武秦腔脸谱工作室,对秦腔中的脸谱进行采访调研。团队以秦腔脸谱的历史发展、意蕴内涵、制作工艺、传承现状展开采访。陈耀武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形象生动的类比帮助实践团队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秦腔脸谱的相关知识。

秦腔是中国最古老剧种之一,而脸谱是秦腔舞台美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谱绘制风格古典独特,体系完整,与京剧脸谱、川剧脸谱并称中国三大脸谱系统,且对国粹京剧脸谱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关中秦腔戏剧脸谱”的传承人,陈耀武老师的脸谱作品获得过多个奖项。但他更多的作品是被博物馆珍藏,是当今秦腔脸谱发展的中流砥柱。  image.png

(图为陈耀武老师接受实践团采访)

“脸谱最早起源于明代的康海脸谱,用于人们的祭祀活动当中,”实践团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最早的脸谱比较简单,仅仅在脸谱上画出五官,但是随着戏曲文化的不断发展,脸谱人物的不断增多,人们为了标识不同的角色性格,在脸谱上运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来表示人物的性格,逐渐演变成为了如今广为人知的秦腔脸谱风格。陈老师详细介绍了秦腔脸谱中不同角色的辨认方法,比如红脸表示忠耿,黑色表示刚直,白色表示奸险,紫色表示忠谨,蓝色表示性格勇猛,金色来表示妖魔鬼怪神仙道士等。但是颜色只是一个大致的区分,不能单一的凭借颜色去区分人物的好坏。

image.png

(图为陈耀武老师创作的脸谱)

陈耀武老师与秦腔脸谱结缘是因为他的父亲喜爱听秦腔,于是他对秦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陈耀武老师从小十分喜爱美术,在14岁的时候陈耀武老师便不只满足于听秦腔,而是想要去做一些事情。于是考入长安艺校,了解并开始摸索秦腔脸谱。陈耀武老师作为一位85后,学习脸谱让他成为同龄人里的另类,遭受到家庭的反对。但哪怕四处求师不易,收入甚微,陈耀武老师还是毅然决然的走上了这条路。这份坚持是凭借着对秦腔脸谱的热爱,制作秦腔脸谱是一件在我们看来十分枯燥乏味的事情,但陈耀武老师却乐在其中,越画越喜欢,越画越上瘾,画完这个还想学会画另外一个,就这样不断循环往复,热爱并坚持了20年。这便是工匠精神最好的体现,敬业,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去全身心投入至其中;精益,对每副脸谱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专注,内心笃定,耐得住性子,遇到瓶颈期,有足够的耐心去突破;创新,在原有的基础上,跟从时代的变革和发展古往今来,加以创新和改革。正是由于具有工匠精神,中华文化才得以延续创新发展。

image.png

(吹胡子瞪眼)

近年来,中共中央对非遗文化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非遗文化走进课本,走进校园,让年轻的一代更多的了解到非遗文化。相对于陈耀武老师85后、90后这一代,西方文化盛行,非遗文化发展缓慢。现如今国家的大力支持,人民群众的乐意了解,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大环境,让非遗传承工艺人倍感欣慰。为了秦腔脸谱更加的走近年轻一代,更加的走进人们的生活,文创由此产生。陈耀武老师将传统的秦腔脸谱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创造了例如脸谱板凳、脸谱香包、脸谱扇子、脸谱纸巾袋等,让文创具有实用价值,成为生活中有用的东西,和家庭中的每一个人产生联系,而不仅仅是一件挂在墙上的工艺品。同时,陈耀武老师通过自媒体、文创产品、研学旅行、媒体报道多种形式,来传播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到非遗文化。

在历史长河中每门技艺都受到了一定的洗礼,也总会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替代,被冲刷。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脸谱这门传统手艺,是陈耀武老师所认为的传承使命,更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使命。青年应注入新鲜血液到非遗文化之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贡献青年的一份力。

        撰稿:范一硕

        摄影:李子涵

责任编辑:范一硕 李子涵
相关文章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