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河庄坪镇蚯蚓模式调研队的团队成员来到延安市河庄坪镇刘兴庄村,对当地的蔬菜大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广泛使用的蚯蚓绿色有机肥,并亲自实践,利用所学知识开展科技支农活动。
在主任的介绍下,社会实践队来到蔬菜大棚进行参观调研,刚进入大棚,队员们便闻到一股难闻的味道,听菜农大婶讲,这是蚯蚓粪的味道,整个村子的蔬菜大棚使用的肥料都是有机农家肥—蚯蚓粪,没有像其他地方采用化肥给作物补充营养,用蚯蚓粪做肥料,不仅营养源充足而且种类齐全,容易被作物吸收,而且不会“烧”地,反而会“养”地,这样几年下来,土壤会变的更加肥沃,采用蚯蚓粪作为肥料,省钱又对作物有好处,废物利用,资源循环。
蚯蚓有机肥已经在河庄坪镇推广使用。据介绍,蚯蚓粪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大量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后,可迅速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有益菌得以繁殖扩大,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使农作物不易生病;其次,蚯蚓类有机肥能改善作物品质,恢复作物的自然风味。在交流的过程中队员们利用所学知识向菜农们进言献策,告诉他们可以对大棚进行科学化管理,对蔬菜的生长态势进行记录等。
此次实地调研让团队全体成员加深了对蚯蚓绿色有机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铜川市农弃智转实践队深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在当地多家企业、农业项目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聚焦生态循环发展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议题,旨在系统梳理董家河镇的实践经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的号召,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绿筑先锋”实践团于7月正式开启暑期“三下乡”征程。 本次实践以建筑垃圾为核心研究对象,旨在深挖其背后潜藏的社会与环境课题。系列宣传报道将循着“建筑垃圾的由来—破碎分类—‘
2025年8月8日,为深入了解乡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的社会服务需求,探索智慧养老模式在乡村的普及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集暖阳队” 赴陕西省揉谷镇新集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原计划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调查当地老人与儿童情况,不料突发暴雨,队员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8月2日至5日, 在指导教师孙启鹏、苟辰楠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广西北部湾“陆海联结链动新程·一带一路物畅其流”暑期社会实践队 赴广西北部湾开
守望兰梅塬,赓续文脉绘新篇 —— 西安市村落 特色保护区建设实践 2025年7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11区2县168村特色保护区建设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1名师生奔赴周至县兰梅塬村,在靳亦冰教授带领下开展调研,旨在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