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须臾不可放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近年来,我国部分乡村地区出现大量耕地非粮化的状况,耕地用途从单一的种地模式转变为其他非种地模式。据多数学者反映:大都是粮食作物用地转变为果树种植用地以及家禽养殖用地。其中不乏有人擅自违规更改耕地用途,改种非粮作物。为了保障国家基本粮食安全,处理好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振兴发展,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工作成了重中之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陕西长武针对非粮化现象调研队的队员于8月6日前往长武县亭口镇、相公镇,安家村、龙头堡村等附近多个村庄,一同开展关于耕地利用情况的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和农户访谈的形式,调查长武县农村现阶段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细碎化等相关问题,探究该地区耕地非粮化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针对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建议与措施。
亭口镇地处县境东部。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0.9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8.5 千米,总面积144.23平方千米。相公镇地处县境东北部。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0.9千米,南北最大距离9.1千米,总面积65.46平方千米。
调研队伍于8月6日清晨乘坐公交车前往亭口镇,分散队伍进入村庄调研。中午返回县城稍作休息后,乘坐公交车前往相公镇调研。
调研队员按照问卷主要从家庭特征、耕地特征、家庭经济特征、粮食安全认知情况、政策情况以及社会因素6个方面对村民进行访谈。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到现在农村人口结构老龄化严重,人口平均年龄为58岁。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留存下的老年劳动力难以继续进行粮食种植活动,将大规模耕地流转给其他个人或企业。而耕地转入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从事非粮食作物种植活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是农户耕地非粮化的重要原因。同时,调研队伍发现农户种地收益较低,主要原因是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所需的生产资料价格逐年增加,增加幅度远远超过粮食的市场价格的增长幅度。反观耕地种植其他非粮食作物所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种植粮食。非粮化带来的高收益是农户耕地非粮化的主要原因。
粮食种植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虽然我国部分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人口增长缓慢,但我国人口总体上仍然保持增长状态,基于我国人多地少的耕地资源状况,保护耕地防止耕地非粮化任重而道远。通过访谈了解到大部分村民对耕地保护、耕地流转政策不甚了解。其中耕地补贴政策作用不大,据村民反映只有小麦种植才有补贴,而大多数农户种植的都是玉米。且对于耕地流转的补贴,存在长期拖欠的情况。
整个调研过程比较顺利,村民十分热情的接待了调研队伍,回答问题十分积极。针对非粮化问题,队伍最后给出如下三条建议:首先是政府市场相关部门要及时管控平衡粮食种植生产资料的价格;其次是当地招商引资部门要吸引企业入驻村镇,留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保障有充足的劳动力从事农业活动;最后是政府法律机关要加强耕地保护政策的宣传,以及保障农户的种地补贴落实到位。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