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团中央有关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号召,长安大学“赓续红色基因,产业带动振兴”社会实践队于8月5日深入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照金村和高尔塬村,了解了照金村红色旅游牵头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真实状况,以及高尔塬村通过“五个一”实现产业振兴的情况。
实践队首先前往照金村村委会进行了访谈。访谈主要围绕当地村情概况、产业状况、人才资源、以及一些生态修复的内容。村委会的梁书记在访谈中提到,照金村有着25平方公里的村域面积,生活着428户,1612人,在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58元。照金村依托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政策的支持下,建成了规模较大的红色景区,有着一年五十万余人次的庞大人流量,为村子产生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在村中由于青壮劳动力较少,村子中的土地无法通过大规模的农业种植进行利用,所以村子里的土地大都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给有关企业进行使用,并且聘请当地村民进行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我们实地参观了照金村社区工厂中规模较大的陕西照金领尚服饰有限公司,工人们绝大多数都是当地村民,一个月有着四千多元的收入。最后梁书记提出了在未来种植高山苹果的构想,带队老师为梁书记就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壤结构整治提出了一些专业性的意见,双方通过交谈都有了很大的收获,最后合影留念。
![]()
实践队在照金村委会前与梁书记等两位村委负责人合影
当天下午,实践队员去往了照金镇的高尔塬村,在实地深入的走访下,了解到村民通过种植玉米,核桃的收益虽然较低,但是当地还是通过“五个一”即种植艾草、羊群养殖、光伏发电、蔬菜大棚,以及艾草加工、连翘茶叶生产的社区工厂取得了不错的发展。艾草加工厂的负责人介绍,当地有着一套完整的艾草种植,收获,储存,加工,销售体系,而且为了达到高经济收益,对于各种工序严格把关。比如艾草储存三年以上才会加工出售、受潮的艾草不会被制造成成品流往市场、经过处理保证艾草达到无杂质的程度。
![]()
带队老师与朱书记和艾草加工厂负责人在加工厂内交流
![]()
实践队成员员在艾草产品储藏室内参观交流
最后在与高尔塬村村委会朱书记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原本深度贫困的高尔塬村在政策的扶持下通过“五个一”迅速脱贫。2021年村集体实现了72万元的集体收入,而其中光伏贡献了高达50万元的收益;同时村民通过在社区工厂工作、上山采集连翘和野生艾草可以达到每人每日120元左右的收益,村民的收入比较稳定。朱书记说,这里的经济需要青年人才,所以殷切期盼能有大学生返乡就业,在现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需要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在机缘巧合之下,我们还在高尔塬村发现了一位今年刚刚通过高考考入长安大学的新校友,带队老师更是从学校专业设置的角度对他进行了初步的大学生涯规划。
在实践队深入了解基层的情况之后发现,青壮人才的稀少对于农村而言是个需要直视的问题。产业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只有更多大学毕业生选择回到基层扎根基层,才能更好地助推产业振兴,高质量的多元化的产业振兴才能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实现。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