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 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08-09 浏览:

“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7月在吉林省梨树县考察时的重要指示,实地调研黑土地的保护和利用情况,为“梨树模式”的推广贡献出青春力量,彰显农林高校学子的责任与使命担当,2022年8月7日至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赴吉林、北京调研队来到吉林省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区开展实地调研,并受邀参观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梨树县农业科学院)。

因地制宜,学习玉米培育新模式

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是调研队成员开展调研的第一站。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此考察时,曾作出重要指示:“这里优势是地势平坦,人均耕地多,最主要的还是黑土地。”梨树县以核心示范区为中心,在其周围形成了一个近百万亩的种植区域,于2019年通过国家的验收,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一个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在观景台上,调研队队员们站在习近平总书记曾站立的地方,沿着总书记的目光远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调研队队员罗婧瑶表示,望着广阔无垠的玉米种植区,耳旁又回响起了总书记的嘱托:“要重视粮食安全,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在梨树县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美玲的带领下,调研队深入田间地头,对玉米的生长情况展开调研。调研队队员了解到:根据黑土地的土质特点,生产区内所种植的玉米品种为“富民985”,相比于前品种“富民58”具有更高产、更抗倒伏等优点。在2020年至2022年梨树县所经历的三场台风中,种植区内的玉米基本没有倒伏情况。玉米种植田区中的“土壤剖面室”为调研队的队员们直观地展现了玉米的根系在黑土地中下扎的深度,剖面上蚯蚓的孔洞清晰可见。据观测数据显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蚯蚓的数量逐年递增,土壤质量得到大幅提高。

image.png

 在玉米种植区域进行实地调研时,梨树县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美玲向调研队队员介绍了“梨树模式”。“梨树模式”的核心技术即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少耕、全程机械化。调研队队员们全程认真记录。

藏粮于地,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在参观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梨树县农业科学院)时,研究员李美玲向调研队详细介绍了黑土地的相关实验数据。在实验室中通过对比采集的土壤样本,直观地向同学们展示了黑土地矿物质含量之丰富。黑土地中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镁等矿物质元素,肥力极高,且土壤保水性好,有利于植物吸收而黑土区在全世界范围内仅有四处,分布在我国境内的为东北平原的东北黑土区。由于黑土是世界公认的少数高肥力土壤之一具有相较于其他土壤不可替代的作用,故被称作为“耕地中的大熊猫”。调研队队员认真聆听研究员李美玲的讲解并记录相关实验数据。

image.png


在梨树县靠山镇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靠山靠山没有山,全是一片老沙滩;刮起北风呜呜叫,刮起南风漫黄天。短短四句话,便体现出了黑土地被破坏程度之严重。调研队了解到,虽然目前黑土地环境治理已有很大改善,但仍面临着很多挑战和保护压力。2022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施行,在立法层面对黑土地加以保护。调研队队员、植物保护专业学生许靖宜表示:“保护黑土地既是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又是农林高校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藏粮于技,贡献西农智慧

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梨树县农业科学院)院长齐力向调研队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亲自与调研队队长郑斯亓同学展开交流。

调研队队长郑斯亓结合学校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人类健康四大学科使命向院长齐力介绍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突出贡献:从20世纪50年代赵洪璋院士选育的“碧蚂1号”到现今王辉教授选育的西农235、西农979等优良小麦品种,一代代西农人为保障粮食安全不断努力奋斗,将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齐力院长对学校做出了高度评价。齐力院长表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西部地区环境与生态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大批知农爱农的优秀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赴吉林、北京调研队是研究院自成立以来来访的第一批西农队伍,希望以此为契机,诚挚邀请学校的专家教授及调研队伍来到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梨树县农业科学院)开展科研。

image.png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据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赴吉林、北京调研队成员共12人,队员分别来自食品、人文、植保等多个学院,未来将在不同领域为黑土地的保护贡献出青春力量。

image.png

责任编辑:郑斯亓
相关文章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