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河庄坪镇蚯蚓模式调研队的团队成员来到延安市河庄坪镇刘兴庄村开展调研。
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刘兴庄村蚯蚓肥示范大棚里,从一个个袋子里长出来的藤蔓上,淡黄、翠绿相间的甜瓜一个挨着一个,甚是诱人。我们采访一位正在大棚里采摘的奶奶,大棚的情况。奶奶开心地说:“今年用上了蚯蚓肥,种出来的瓜又甜又好卖!早上摘的都已经卖完了,现在回来再摘点。”
经过奶奶的细心介绍,我们了解到蚯蚓肥是河庄坪镇今年开始推广的生物肥料。蚯蚓肥就是蚯蚓粪便,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肥,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生物所需的微量元素,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延长土地使用寿命,还能提升农产品品质。
此外,奶奶还说到“以前的土质比较好,瓜果产量高。这几年土质不行了,瓜果品质也下降了,价格也不太好。政府今年让我们用蚯蚓肥,瓜果口感都上来了。我们从6月1日开始卖瓜果,虽然比市场价高一两元,但销售量还不错。”
刘兴庄村用蚯蚓肥种的甜瓜已悄然走俏市场。市民品尝了甜瓜后,当即选购了。“这瓜又脆又甜,特别好吃!”赞不绝口。
目前,刘兴庄村有56座大弓棚,一直种植以西红柿、瓜果为主的大棚作物。 “我们去年引进蚯蚓肥种植技术,在村里试种了两棚,效果非常好。从今年开始,整个河庄坪镇都在大面积推广蚯蚓肥种植技术。”奶奶说,“甜瓜上市以来,村民收入已超5万元。”
在村的甜瓜大棚里,脱贫群众正在忙着采摘装箱。“我一年种两茬大棚甜瓜,除了零售外,还能批发,一年的收入近4万元。”还补充道说,康家沟村的大棚内种植着油桃、桑葚、葡萄、水果西红柿等,引进蚯蚓肥之后,不同的季节都有高品质的瓜果上市,全村致富有了保障。
通过此次与当地村民的交流,切身实际地了解了陕北农村地区的许多实际情况,学习到了很多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