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是我认为这辈子最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有来世,我还会选择加入军营。”武新生老人的赤子之心,令寻访队的同学深受感动。
为落实红色精神的学习与宣传工作,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5周年,继承和发扬拥军爱军的优良传统,2022年8月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赴吉林、北京调研队开展寻访活动,来到退伍老兵住所,拜访退伍军人武新生。并于下午受邀参加江源区正岔街道东升社区庆“八一”座谈会。
武新生曾服役于中俄边境某边防部队,参加过珍宝岛战役。时光荏苒,老人如今已经70多岁高龄,但当谈论起当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依然意气风发,满脸自豪。热血铸信仰,边疆写忠诚。同学们认真倾听老兵爷爷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故事,深感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寻访队成员宗函西同学感慨道:硝烟仍未尽,青年当自强。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局势瞬息万变。老一辈革命者犹存报国之志,青年一代,理应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家中的电视播放着国防军事频道的节目,当老人看到我军现代化的作战部队时,回想起当年在边境的艰苦条件,不禁热泪盈眶。老人感慨到:“现在咱们国家的军事力量发展,就像是坐上了高铁一样。当年为了争夺T-62坦克,我军在乌苏里江江面上与敌展开了殊死搏斗。而现在咱们国家的坦克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战士们再也不用在枪林弹雨中去抢夺敌方的坦克了。
在下午东升社区庆“八一”座谈会上,同学们围绕我军的军威军魂与退伍老兵展开亲切的交流。参会的各位老兵曾服役于多兵种,是参加过珍宝岛战役、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斗英雄。老兵代表鞠文武、蒋建军慷慨陈词:“如果国家需要,虽然年事已高我们无法重返战场,但我们可以竭尽所能为国防事业捐款!”从老兵们的眼睛中,我们看到了中国老一辈革命军人坚定的信仰!寻访队队长郑斯亓同学代表全队向社区的各位领导致以了诚挚的感谢,向退伍老兵们致以了节日的问候,并就青年一代如何履行国防义务及红色文化知识的普及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座谈会结束后,寻访队成员就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问题向街道党支部书记金圆做了专访,并结合我校国防育人实效充分交换了意见。金圆书记对我校国防教育模式以及寻访队开展社会实践的主题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邀请寻访队进入当地学校进行红色文化的宣讲。我队将根据实践项目安排,在本月月初择期进入学校开展宣讲活动。
退伍老兵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寻访队同学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尽管时代在变,条件在变,但永恒不变的是一代代革命军人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人民生活安宁的决心!在南昌城中枪声响起的那一年里,没有人知道95年后的今天,朋友圈在刷屏着各种各样的祝福;每一位戎装在身和已经脱下戎装的军人都会收到一句“节日快乐”。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