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本着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的初心,2022年8月4日,长安大学“赓续红色基因,产业带动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陕西省铜川市照金镇,照金镇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又是陕西省乡村振兴的成功典范。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照金镇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了解照金镇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此行调研团分别从了解红色故事,学习照金精神和探究乡村振兴产业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
第一站,调研团成员来到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逐步走进了那段尘封的历史中去。矗立在纪念馆门口的是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三人伫立远望的雕像,雕像中三人神情洋溢着自信,仿佛早早就预见到了革命的胜利。
调研团队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雕像前
进入馆内,纪念馆一楼是照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历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共陕西省委和陕甘边特委领导,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带领红二十六军和陕甘边人民,历经艰难曲折而逐步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根据地,大致经历了建立陕甘边革命武装、成立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和创建、巩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等几个历史阶段。1935年2月,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与陕北革命根据地统一成为陕甘革命根据地,在党的历史上有着起承转合的特殊地位,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讲解员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讲解了那段艰苦的历史,尤其是旧社会中地主向农民借粮“小升子借,大升子还”的压榨行为令同学们感触颇深,在土地革命开展以后根据中华苏维埃政府《土地法》,根据地发动苏区群众在芋圆、金盆、秀房沟等十几个乡村开展土地分配运动。农民们在土地革命后分到了自己的土地,对苏区政府的认可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后期群众运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旧社会地主向农民借粮和收粮所用的大小不同的升子
1933年苏区土地革命内容
第二站,调研团来到了赵金村村委会采访了党支部梁书记。照金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西北部,村域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428户1612人,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18958元。1933年,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绚丽的篇章。2012年,随着照金大景区建设,照金村坚持“尊重历史,因地制宜;红色引领,民生为本;生态文明,无痕开发”的发展理念,依托独有的红色资源,发展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参与景区建设,服务景区发展。乡村旅游业已成为该村群众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
照金村简介
在采访中梁书记对照金村近年的发展感到无比的自豪,梁书记说道过去的照金村交通出行不便,都是泥水路(乡间土路,一下雨就变成泥,故称泥水路),如今都是水泥道路,而且可以保证每户平均一台车,出行基本不再存在障碍。而且近年来当地返乡参与乡村振兴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为赵金村的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领照金村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在聊及关于照金村土地的利用状况时,梁书记表示村中土地大多数用于流转,所得收益由村民分红,其余土地也种上了玉米等作物,村中的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极少有撂荒的情况。而对于照金村未来的发展,梁书记更是自信满满地提出他准备在照金引入高山苹果,通过加强自身产品质量和积极扩大宣传的双管齐下,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照金苹果”。
梁书记与调研团交流中
此外,梁书记还对来访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结合照金村实际进行点评,给予了同学们积极的评价,并指出关于土地利用方面自己独到的理解。同学们在此次访谈中获益匪浅,并在访谈结束后与梁书记在村委会门口留影纪念。
村委梁书记和张书记与调研团合影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