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提出到现在已经17年了。这一历久弥新的理念,随着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愈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理念的创造性就在于,它不是用排他性的眼光来看待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而是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打开一条通道,指出了一种兼顾经济与生态、开发与保护的发展新路径。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这一理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于8月3日前往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朱官寨乡贺家硷村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首日,实践团前往贺家硷村村委会向当地村民了解贺家硷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并从村民处得知当地主要以开展退耕还林的方式来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村支书介绍:耕地的利用对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较大,同时,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严重的水土流失也对耕地利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改善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国家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将水土流失和沙化严重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植被。在退耕还林过程中,除了国家对退耕户的直接补贴外提高现有耕地的利用效益,集约利用耕地,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保障区域人民的正常生产。
图1、2 正在进行退耕还林的区域
活动进行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与当地村民一起,扛起锄头,带上镐子,前往正在进行退耕还林的区域进行植树工作。在村民们的耐心指导下,实践团成员完成了并不算顺利的植树工作,这让实践团的各位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不是动动嘴皮子那么简单,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图3 植树间隙
同时,实践团成员在植树过程中与村民交流了解到,十几年前,该片区域由于过度开垦导致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使得生活在这片地区的人们常年受到沙尘暴的侵扰。但自从开展退耕还林工作以来,沙尘暴的威胁逐年降低,加上种植的树木大多为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果树以及政府发放的补助,人们能够在此安居乐业。
图4 当地村民向实践团成员介绍当地情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我们平衡发展和环保的关系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不仅引领中国走出了一条兼顾经济与生态的新路子,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沿着这条从绿水青山中开辟的道路,我们一定能让未来的中国既有现代文明的繁荣,也有生态文明的美丽。
西安邮电大学“青禾智创”团队赴洛南县,以科技赋能农业,参与实操、研学交流,还感悟红色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部署,7月19日至30日,长安大学“碳寻唐山转型迹·绿绘钢城锦绣篇”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朱文婕、白晓帅的指导下,赴河北唐山开展实践活动。建工学院青马班以“生态保护、低碳转型、精
近日,长安大学“碳寻唐山转型迹绿绘钢城锦绣篇”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河北省唐山市,先后走进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唐山抗震纪念馆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铭记苦难辉煌,感悟精神伟力 在 唐山抗震纪念馆, 实践队员们通过历史图片、影像资料等,回顾了1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部署,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近日,长安大学碳寻唐山转型迹·绿绘钢城锦绣篇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十二冶”)开展调研走访,深化校企合作,共探绿色发展路径。 产教融合育新才 校企协同促转型 在
为深入了解大豆产业发展现状,探索校社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新路径,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豆志耕耘赋能振兴”调研考察团前往黑龙江省嫩江市,开展了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田间地头,探寻大豆种植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