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了解上川口村锣鼓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推动“五联一抓”政策不断实施,近日,人文学院赴上川口村暑期三下乡调研队再次前往上川口村开展实地调研。通过此次调研进一步了解当地特色锣鼓产业的发展状况,并为推动当地“五联一抓”工作付诸实际行动。
![]()
“鼓声响,传承中华文明;锣音鸣,聚集民族之魂”,杨凌上川口村自古以来就有着“西北锣鼓制作第一村”的美誉。调研队一行人首先参观了上川口村的两大锣鼓厂——新庆丰锣鼓厂和川云铜鼓厂,调研队了解到,上川口村自古就有制作锣鼓的手艺,鼓厂生产的有杨凌锣鼓、威风鼓、战鼓、寺庙鼓、牛皮鼓等十多个鼓种,生产制作的锣鼓驰名中外。
经过走访调研,调研队发现当地锣鼓产业还存在“锣鼓一条街”经营困难,疫情严重冲击实体销售等问题。在入户调查中,调研队了解到,由于锣鼓生产工序复杂,工资收益低,村里的年轻人大多不愿意继续从事锣鼓生产工作,纷纷选择外出务工。村中人力资源大量流失,传统手工艺无人传承,锣鼓产业发展遇到瓶颈,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而杨凌示范区“五联一抓”政策充分整合政校企三方的资源优势,虽仍处在起步阶段,但在当地锣鼓产业的宣传与品牌建设上已经初见成效。为进一步推动当地“五联一抓”政策的实施,调研队主动在村委会宣传栏内张贴相关政策海报,并积极为当地村民介绍“五联一抓”政策的主要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村民对政策的认知度与满意度。
接下来,调研队将继续探究上川口村 “五联一抓”政策的开展状况与产业发展状况,并结合实际为不断推进当地“五联一抓”工作与锣鼓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