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陕西仁泰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探望养老院实践活动
“上有老下有小”,是很多人面临的问题。随着我国高龄老人数量持续增加、家庭结构小型化、新老人群特征变化等问题,带来突出的养老问题。如何能更好地赡养老人,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养老院中有哪些服务?老人们在那里如何生活及能得到怎样的照护?为了解养老院的服务新模式,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团赴赴陕西仁泰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陕西仁泰养老服务中心集合
7月28日上午,实践团成员在陕西仁泰养老服务中心集合,走进养老院,一位工作人员热心的接待了我们,工作人员向我们讲解道:陕西仁泰养老服务中心利用原有的铁通酒店贵宾楼,打破以往传统养老模式,发展现代化、人性化、多元化的新型养老模式——酒店式养老,为老人们提供更加科学、完善、优质、综合的服务,将养老产业作为公益事业,盈利模式以服务为主,针对老年群体刚需,将搭建更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
图为工作人员向实践团成员讲解
首先,工作人员带我们了参观养老院的服务模式,先后走进老年助浴中心、老年大学、童学馆、健康小屋、老城墙茶楼和娱乐中心等多个功能区。每天早晨,都会有护理员带院内有兴趣的老人练太极剑和太极拳,而娱乐中心也可供老人开展各项娱乐活动。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为满足老人们对于学习的需求,养老院中的老年大学可以让老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不同的兴趣班来学习。
图为老人在仁泰养老服务中心打太极拳
接着,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智慧养老平台,仁泰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和规范化数字化管理,着力打造"小而美”的小微社区养老服务点,精细化针对各类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老龄化需求,提供多层次、高标准的养老服务。服务点通过与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链接,可提供紧急援助服务、送餐服务、家政保洁服务、日间照料服务、康复理疗服务、法律维权服务、综合能力评估服务等上门服务项目,丰富老年生活,提高老年生活质量。
图为在工作人员向实践团介绍智慧养老平台
最后,由医护人员向我们介绍主要的养老服务,包括送餐服务、生活照护、保洁服务、康复理疗和老人综合能力评估等服务。我们了解到这里的医护人员会经过专业的培训,在遇到紧急情况,医护人员也能进行应急处理,帮助老人解决问题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就餐方面,养老院以爱心公益为主,为老年群体严选高品质食材和生活必需品,真正做到让老年人吃得开心、让儿女放心!
图为在老人的就餐区域
图为老人居住室中的生活和医护用品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对养老院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我们为老人们生活在那个困难时期的遭遇而深表同情,为我们生活在这个安定和谐的时代而感到十分的幸运。我们能够生活在这个年代已经是无限的幸福,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眼前人,我们更要懂得尊敬长辈,体谅父母,多与他们沟通。另一方面,老人们虽然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经历不一样的风雨,但他们有着相同的需要 我们的关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老人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我们身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一名年轻人更应该弘扬美德,多与老人们沟通,在老人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让他们享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亲人般的爱!最后真心的希望我们养老院的所有老人在新的一年里开开心心,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