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下乡:初心坚守花腰傣艺,青春聚力文化传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08-18 浏览:

为推动新平县戛洒花腰傣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探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助力西南少数民族地方乡村振兴。8月10日,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赴新平县戛洒镇开展2022年暑期“青年筑梦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活动。调研队首先采访了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对戛洒花腰傣文旅产业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知。随后又在文化旅游中心主任、花腰傣文化传承人、市人大代表刀向梅女士的带领下参观了花腰傣文化传习馆及傣绣文化工作室,亲身感受新平县戛洒镇花腰傣传统民族文化的浓郁底蕴。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被誉为“花腰傣之乡”,致力于打造花腰傣品牌文旅经济。通过调研队对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采访可以得知目前戛洒文旅产业发展一直贯彻“风情花腰傣,神秘哀牢山”的整体方针,戛洒当地的哀牢山主风景区和花腰傣文化传承展示等主要旅游景点都围绕着“风情花腰傣,神秘哀牢山”的形象定位,形成戛洒花腰傣独有的文化旅游特色。戛洒花腰傣的文旅产业的发展路径也是多样的,当地的文旅融合工作将旅游产业细分化,把花腰傣文化与酒店、娱乐、摄影等热门旅游产业相融合,达到民族文化与经济效益的相挂钩。当地的传统民族习俗三大节——花街节、沐浴节、服饰节也具有超越卓群的文化影响力,吸引众多内外地游客前来参加民族特色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三大节庆对于嘎洒游客拉动影响是非常大的,游客量可达十多万”政府人员如是说道,证明了戛洒花腰傣文旅产业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

采访过后,调研队在花腰傣文化传承人刀向梅女士的带领讲解下参观了花腰傣文化传习馆及傣绣文化工作室,切身感悟花腰傣民族文化魅力。花腰傣以其传统服饰腰部有带缠绕,图案繁复且缀满银饰的服饰文化而得名。服饰文化是展现民族文化特质的显著标志,也是民族审美的最直观载体,花腰傣文化的传承发展也主要以服饰文化为核心。2021年,玉溪市新平县申报的花腰傣服饰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表明了花腰傣服饰文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花腰傣服饰为了更好地将传统刺绣工艺变成商品对接市场,采用了现代机绣技术,充分发挥了低价格、高品质的优势,推进了花腰傣文化的发扬传承,打开市场大门的同时又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花腰傣特色民族服饰。人们愿意来到美丽的戛洒镇参观花腰傣文化,学习代代相传的古老刺绣工艺,将花腰傣文化传承下去,焕发花腰傣文化的活力。

调研队成员深入体验花腰傣的文化氛围,静距离接触花腰傣精美的服饰刺绣工艺,与政府工作人员和花腰傣文化传承人一起探讨戛洒花腰傣文化的未来发展,深刻体会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对戛洒花腰傣文化初心坚守以及他们在花腰傣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等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因为我热爱花腰傣文化,所以我会为花腰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花腰傣文化传承人刀向梅说到。

通过本次调研队对花腰傣文化传习馆及傣绣文化工作室的深入探索,我们可以充分了解到花腰傣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助推戛洒花腰傣文化传承和少数民族乡村文旅经济的蓬勃发展,调研队会持续关注新平县戛洒镇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并结合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分析,总结经验。根据当地少数民族乡村实际发展需要,积极发挥自身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聚力花腰傣民族特色文旅经济发展。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责任编辑:黄雅萱
相关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