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8月20日电(通讯员 胡松昀)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响应国家号召,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8月7日至8月8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德学院赴陕鲁冀多地“逸云智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相衙镇大耿村、宋庄村等五地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科学的理论产生于革命与建设实践,只有利用科学的理论才能提⾼农业⽣产⽔平,真正意义上帮到农民。依托“逸云智棚”智慧农业系列产品,实践团成员用双脚丈量中华大地,走进陕鲁冀三省多地乡村,了解三省各地农村农业现状。
8月7日上午,实践团与大耿村村政府进行座谈交流,会议由相衙镇第一书记李先强同志主持。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大耿村村政府领导开展座谈,相衙镇第一书记李先强同志亲自为实践团成员介绍相衙镇的农业生产现状。通讯员 胡松昀 供图
李先强同志为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当地农业生产现状及农村的风土人情。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大耿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作物的播种、打药、收割等过程都使用机械实现,但巡田工作仍旧依靠人力完成。村内常驻居民主要为老人及儿童,劳动力不足,依靠土地流转保证耕地利用率。
农业现代化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实践团成员向村政府领导及村民介绍了智慧农业技术及“逸云智鹏”智慧水培产品,用科技解放农业生产力。本次座谈中,村政府领导对团队自主研发的ARGO智慧水培系统提出肯定,并为团队发展方式提出意见与建议。
下一站,实践团来到了相衙镇孙庄村,与杨印霞总经理展开座谈。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杨印霞总经理开展座谈
孙庄村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为主,后引入中药材金银花展开试点种植。根据先前引入智慧农业技术的经验,杨印霞同志建议实践团对水培系统进行实地试点,保证温控系统正常运行。
8月7日下午,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传承历史,学习教导旅将士大义大爱、无私奉献、听党指挥、永葆信念的精神。
在活动期间,实践团队走入乡村基层,为农户提供帮助,指导农户掌握智慧⼤棚的使⽤⽅法。通过采访、参观、座谈等方式了解宁津县农业⽣产现状及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就当地农户对于智慧⼤棚和智慧⽔培的认识程度展开调研。实践团成员深切体会到了科技创新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就必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实践团成员将继续创新,助力乡村智慧农业的发展,努力探索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乡村协调发展的新路径,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米仓 山探索:自然保护地的“三生”协调新 实践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王悦) 作者:王悦樊晨乐 周奕冰周雪艳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5年8月11日至1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赴西南山区自然保护地保护开发协同调研实践团深入四川省巴中市米仓山国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觅子相伴队”于7月18日至21日赴陕西省富平县觅子村开展以“觅子下乡聚合力,乡村振兴显担当”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团队通过“红色教育—入户调研—乡村支教—产业调研”四大板块,把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惠郁岚 王志豪 张晓彤) 2025年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黄河—华北自然保护地协同治理调研实践团”走进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通过走访保护区及周边村落,深入开展实地调研,近距离探寻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保护密码与
西安邮电大学“青禾智创”团队赴洛南县,以科技赋能农业,参与实操、研学交流,还感悟红色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部署,7月19日至30日,长安大学“碳寻唐山转型迹·绿绘钢城锦绣篇”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朱文婕、白晓帅的指导下,赴河北唐山开展实践活动。建工学院青马班以“生态保护、低碳转型、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