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咸阳8月19日电 8月19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咸阳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习仲勋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红色革命文化基地,缅怀革命历史先烈,追寻红色记忆,真切地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艰苦奋斗。
鲜花献英烈,哀思祭忠魂
上午8时整,实践队员们怀着一份沉重和敬意,前往习仲勋陵园进行缅怀哀悼。习仲勋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军队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开拓者,始终坚持党的利益在第一位,一辈子甘做人民的老黄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顽强奋斗,矢志不渝,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初入陵园内部,实践队员们都被那庄严肃穆的气氛所感染。松柏成荫下,镌刻着毛主席为习仲勋同志的题字:“仲勋同志,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既是毛主席对习仲勋同志的中肯评价,也是习仲勋同志一生奋斗历程的总结。
随后,全体实践队员在习仲勋同志陵园雕像前静穆肃立,向伟人致敬,集体三鞠躬,用这种方式寄托哀思,表达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追随红色脚步,再创荣光佳绩。
随后,实践队员们前往习仲勋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纪念馆以大量图片再现了习仲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英勇奋斗的光辉一生,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习仲勋同志经历了无数的艰难曲折、起起伏伏,始终坚持真理、维护团结,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毫不动摇。纪念馆中陈列的一副名为《找仲勋去》的画作尤为让人印象深刻,生动再现了习仲勋同志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情景。实践队员们在画作前驻足欣赏,深深的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与基层群众之间的鱼水情谊。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了解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在陕甘边一带开展革命活动的过程,和以富平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产生、发展、壮大的历程,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对新中国发展的贡献,不由得心生感慨,感叹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习仲勋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顽强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实践队员们通过纪念馆的参观学习,回顾了中国老一辈共产党带领人民坚守初心、矢志不渝、砥砺奋进、波澜壮阔的光辉历史,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在习仲勋纪念馆门前,实践队员们还怀着崇高的敬意朗诵了《沁园春·长沙》。橘子洲头,枫林如火,跟随着革命的脚步,恰如共产党人火热的情怀,“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情感尽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实践队员们在活动中既增强了文化自信,更坚定了不忘初心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这不仅是一次朗诵,更是一次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在这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前,让在场的队员们都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经受了深刻的精神洗礼,更加深了对红色经典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回顾建党百年的辉煌历程,礼赞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
历史并未远去,荣光仍在书写。经过今天的习仲勋纪念馆之行,实践队员们深深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艰辛和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继承不怕牺牲的革命传统,在时代发展之路持续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