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工作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能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乡情调研团于2022年8月17日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线上进行了乡村振兴了解情况的调研,线下采访并调研了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冷口乡当地作物的种植以及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根据调查问卷的回答情况,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了解程度,大多数答者表示熟悉,只有少部分人只是听说,没有详细了解。这说明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了一大重要战略;而当被问到“您对乡村振兴战略中哪一要求感兴趣”时,人们更多的倾向于“居住环境改善”和“生活富裕”,可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是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我国目前的社会矛盾有所对应,要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贯穿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通过问卷结果,不难发现,目前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在乡村公共设施增加这方面取得的效果是最显著的。
根据对村民的调研采访,乡村振兴,农业科技是重点。迄今为止,农业仍然是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主营产业,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因此,农业发展是否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科技创新是实现乡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科技支撑,乡镇各级政府要加大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避免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因技术落后而造成生产效率降低等问题。
当地的村民还提到,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创新,墨守成规只能止步不前,因此,必须要有创新,有所突破。并且,乡村的振兴离不开人才,培养一批有技术、懂农业、爱农民的人才队伍是该地区振兴的关键。青年学生作为国家的后备力量,要在此类实践活动中充分地认识到基层农村人民的生活环境与现状,立志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至此,调研团于冷口乡的调研基本结束。通过在冷口乡的调研活动,队员们了解了当地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情况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深入体会了党和国家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大力支持。同时,调研团成员通过与村民的深入交流,深刻感受到青年人对新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农民对大学生人才的重视和对青年人才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殷切希望。
七月流火,初心滚烫。7 月 20 日,陕西工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 三下乡实践团一行,踏着先辈足迹奔赴陕西富平八路军 120 师誓师旧址。在这片镌刻着民族抗争史诗的红色土地上,青年学子以崇敬之心触摸历史温度,以赤诚之志传承革
杨家庄位于左权县芹泉镇,村庄依山傍沟而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于1937年11月率先在杨家庄建立了“炸弹厂”,成为八路军开辟时间最早、建成规模最大、武器制造最完备的兵工厂,在抵御日寇侵略的峥嵘岁月中,该厂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铸就了传之
为响应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部署,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桑榆影忆,岁月共话”实践团于2025年7月27日赴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南程村开展以“时光印记,温暖相伴”为主题的助老公益摄影活动。通过为乡村老人拍摄高质量生活影像,弥
为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27日,材料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来到了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云雾缭绕的中条群峰,在抗战的岁月里,是战士眼中家的方向,也是誓死捍卫的防线。它不再仅仅是自然的造物,更升华为
近日, 为深挖关中麦作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共生逻辑,引导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感悟中华农耕文明根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深入关中杨凌、宝鸡、铜川、西安四地开展专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