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数字蜂巢团队赴宁夏中蜂智慧蜂场实地考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08-30 浏览:

养蜂是泾源县兴农富农的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泾源县以科技创新推进中蜂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智慧蜂场大数据分析展示系统”、打造高质量蜜源等方式,试点智慧养蜂、“云养蜂”,帮助蜂农酿造这份“甜蜜事业”。2022年8月2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大学数字蜂巢团队成员跟随宁夏天沐中蜂数字发展有限公司智慧蜂场负责人马勇前往智慧蜂场实地考察。 


图片1.png蜂场旁的休息室

“目前智能蜂场的每个蜂箱上都贴有一个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在手机上查看到蜂箱的温度、湿度、重量等数据,准确掌握蜂群状况,不需要挨个打开蜂箱查看,省时省力,还能减少对蜂群的干扰,让蜜蜂安心酿蜜,增加产量。”马勇如是说。此外,队员们还观察到蜂场四周有多个监控摄像头,马勇随即拿出手机向队员们展示监控画面,”以前每天都要去蜂场看看,现在有了智慧蜂箱和监控摄像头能察看蜂场实时状况,一个月去两三次就行“,马勇向队员们们解释道。


图片2.png蜂场中的智能风箱

在宁夏天沐蜂业智能养蜂示范基地里,100多个蜂箱散落在花草中。通过马勇的介绍,队员们了解到智能蜂箱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扇等组成。“蜜蜂产子的最佳温度是34°到36°,蜂箱上的风扇连接着温度传感器,只要温度超过蜜蜂产子的最佳温度范围,风扇就开始工作“。

泾源县地处六盘山腹地,且植被覆盖率高,野生蜜源植物种类丰富,是养殖中华蜜蜂的优质天然蜜场。继智慧养蜂产业成功发展后,马勇向数字蜂巢团队队员们介绍起了公司的下一步发展计划。宁夏天沐中蜂数字发展有限公司决定在现有蜂场西侧的低地上进一步开发,种植中草药,蜜蜂为中草药授粉,中草药的花蜜给蜜蜂提供酿蜜的原料,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公司产业和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图片3.png预开发的山区

“蜜蜂的寿命一般在90天左右,种上中草药以后,我们希望蜜蜂的寿命能达到120天甚至更长”,马勇对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

此次考察,西北农大数字蜂巢团队对智慧蜂场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团队负责人唐伟杰表示,“习总书记说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炼自己狂热、浪漫的想法。今后我们团队将会一直以实践来增强自身能力,并为祖国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而努力奋斗,将汗水洒在祖国的大地上。” 

 


责任编辑:杨其湖
相关文章
米仓山探索:自然保护地的“三生”协调新实践

米仓山探索:自然保护地的“三生”协调新实践

米仓 山探索:自然保护地的“三生”协调新 实践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王悦) 作者:王悦樊晨乐 周奕冰周雪艳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5年8月11日至1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赴西南山区自然保护地保护开发协同调研实践团深入四川省巴中市米仓山国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觅子相伴队赴富平觅子村 探寻乡村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觅子相伴队赴富平觅子村 探寻乡村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觅子相伴队”于7月18日至21日赴陕西省富平县觅子村开展以“觅子下乡聚合力,乡村振兴显担当”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团队通过“红色教育—入户调研—乡村支教—产业调研”四大板块,把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

盐碱地生金,湿地智守护:西农学子探秘黄河口

盐碱地生金,湿地智守护:西农学子探秘黄河口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惠郁岚 王志豪 张晓彤) 2025年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黄河—华北自然保护地协同治理调研实践团”走进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通过走访保护区及周边村落,深入开展实地调研,近距离探寻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保护密码与

 青春力量激活乡土—— 西安邮电大学实践队赴洛南县开

青春力量激活乡土—— 西安邮电大学实践队赴洛南县开

西安邮电大学“青禾智创”团队赴洛南县,以科技赋能农业,参与实操、研学交流,还感悟红色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碳寻转型迹绘生态长卷,绿筑钢城梦传青春力量——长安

碳寻转型迹绘生态长卷,绿筑钢城梦传青春力量——长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部署,7月19日至30日,长安大学“碳寻唐山转型迹·绿绘钢城锦绣篇”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朱文婕、白晓帅的指导下,赴河北唐山开展实践活动。建工学院青马班以“生态保护、低碳转型、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