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陕西科技大学:“青春向党 薪火相传”——访魏周银老先生

陕西科技大学 2022-08-30 浏览:

2022年7月,星火实践团前往陕西省蓝田县陶峪河村拜访魏周银老先生,听他讲述在抗美援朝的峥嵘岁月里青春无悔的故事。

图一.jpg

个人简介:

魏周银,男,陕西省蓝田县陶峪河村人,1934年10月生,1949年12月入伍,1951年入党,党龄66年,曾服役于四川50军149师通讯班,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曾立三等功一次,于1956年7月复员,1956年7月-1983年担任陶峪河村党支部书记、主任,1983年卸任,于1971年任大寨公社农技站站长、支部书记。老先生退休后仍高度关注陶峪河村和公社上的各种事情,关心集体的发展。

图二.jpg

魏周银在1949年底入伍,服役于四川50军149师,这支军队在建国前在曾泽生的带领下参加长春起义,打了一个多月打下长春,使长春避免了战火的摧残,开创了城市和平解放的先河。

入伍后魏周银在湖北搞生产两年,在东北训练了三个月,50年底出国,参加清川江战役。部队从朝鲜西线发起反击战,并很快在德川、宁远地区打开了战役缺口,经过连续7昼夜作战,形成了迂回围歼战略。在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50军149师被彭德怀总司令点名参加抗美援朝,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先锋部队。

部队由曾泽生中将带领进入朝鲜,跨过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第149师突破南朝鲜军临津江防线后,于1951年1月2日晚转入追击作战,向高阳、汉城(今首尔)方向推进。魏老先生所在的通信班参与高阳战斗,剿灭了一个英国皇家坦克营。让魏老先生记忆犹新的是,他的班长在行军途中因为物资缺乏被冻死了。然后他们打过三八线,进入了南朝鲜首都汉城,在汉城坚守50昼夜。

1951年1月,447团在汉江南岸打响了白云山阻击战。白云山位于汉江南岸,是汉江防线的咽喉要地。在白云山阻击战中,447团与敌激战11个昼夜,取得了毙、伤、俘美军1400余人的辉煌战绩,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为主力部队争取了宝贵时间。魏周银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50军149师447团被志愿军总部授予“白云山团”荣誉称号。“高高的白云山,耸立在朝鲜汉江南;侵略者要从这里进犯,我们的英雄把他消灭在山前;炮弹炸翻了土地,我们说不准你侵犯;大火烧红了山岩,我们说不准你进前。英雄昂立在山巅,英雄的鲜血光辉灿烂……”这是由刘白羽作词、郑律成作曲的《歌唱白云山》。

在和谈时期志愿军驻兵西海岸,形成了西海岸的防线,俗称西海岸防御站。西海岸是美军要登陆的第二道战线。魏周银和战友们历经艰苦,坚守在西海岸,从地上打洞打通到山顶。停战后魏周银在朝鲜呆了两年为朝鲜人民恢复生产。

图三.png

在朝鲜度过了五年的峥嵘岁月,魏周银回国在炮校训练半年,后开始训练新兵。如今,他已经是七十多年的老党员。

复员之后,魏老先生带领大家脱贫,以他和另外两个老人为首成立了党支部,密切关注村中百姓的生活以及教育问题。魏周银已在蓝田县陶峪河村当村支部书记47年,培养党员120多名,曾担任农村信用社支部主任。

退休之后,魏老先生时刻关注村中及国家的事情,养成了每天必看新闻联播的习惯。但是老先生家庭情况不太好,老伴离世较早,儿子也已经不在,现在只有两个孙子,二孙子还患有疾病。但是魏老先生是一个十分乐观的人,做什么事情都非常开心。在社会人士的帮助下魏老先生寻到了现居东北的一名战友的后代。因为老先生年岁已高行动不便,那位战友的后代曾前往蓝田看望老先生。

魏老先生本来有七个纪念章,但是因为他的孙子们比较贪玩,导致丢失了几枚。

图四.jpg

图五.jpg

在采访中,魏老先生对党始终保持着赤诚的心。他说:“听党话跟党走,小事显示你的素质。”

最后,魏周银老先生对大学生殷切寄语:“要勤劳,团结,眼睛要向前看,从小事做起。希望在你们大学生这些年轻人手里面中国会越来越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的敌人。”

图六.jpg

图七.jpg


责任编辑:王豫
相关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