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大学学子三下乡:童城童行,步途归真
“每一个儿童都值得被关爱,每一个儿童都值得被呵护。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从倾听儿童得心声开始”,为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的要求”,8月22日至28日长安大学“童城童行,步途归真”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分别于陕西省咸阳市、延安市、广东省珠海市、内蒙古包头市、江苏省无锡市对儿童活动特征展开调研。
![]()
图为指导老师与实践队成员在地铁站的合影
创新实践模式,助力实践开展
实践队根据全国疫情防控大背景灵活调整实践形式,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展开此次活动。团队成员首先根据所在地现状通过比对筛选确定了儿童活动特征的调研地点,同时利用线上平台积极探讨实践安排。实践队从前期资料搜集到线下正式调研共展开三场会议,会议明确了调研实践安排、调研内容、调研方向等。此外,在前期准备阶段,团队通过明确分组查阅期刊论文,初步掌握了研究课题所涉及的多学科背景内容,确定了实地调研的具体地点与信息获取方向,并准备多预案,为调研的顺利展开打下坚实基础。
![]()
图为指导老师与实践队成员开展线上会议
![]()
图为指导老师向实践队员讲解实践注意事项
深入城市空间,探寻儿童足迹
8月22日至28日,团队成员分别于于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延安市宝塔区,广东省珠海市等的公园、小区、体育场展开调研。实践队成员通过与儿童和的访谈了解到儿童的活动行为内容和特征。同时,实践队与儿童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到儿童活动场地中儿童活动质量的影响问题,并得到了公众群体对儿童活动空间的需求和意见。经过几日的调研,团队已经初步掌握了儿童的活动特征,收集并记录了目前城市中儿童出行的种种阻碍因素,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此次活动也让实践队队员切实走进了儿童群体,了解了他们的心声,为后续课题的推进提供了依据。
![]()
图为实践队员询问家长儿童情况
倾听儿童心声,共筑美好家园
倾听儿童的声音,尊重儿童的意愿。倡导在城市发展中结合儿童友好理念,从小切口、微改造推动城市发展大变化,增强生活幸福感,提升城市温度。进一步落实国家构建关爱儿童福利体系的政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提出“关爱儿童、共享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合作倡议。
进一步让城市空间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做到安全、便利、亲近自然,进一步聚焦儿童日常生活等场景,塑造健康文明向上的人文环境。以儿童更好成长为目标,积极踊跃投身到“儿童友好”建设中,从微小的改造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实际行动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做贡献。
![]()
图为儿童集体打牌
儿童是城市未来的主人,打造儿童友好城市,是一个城市散发的关怀与温暖。儿童友好,“义”起护航!让我们行动起来,支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让每一个生活在中国的孩子都更安全、更健康、更快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知社会的美好。
关爱儿童群体,共建和谐社会
关爱弱势群体,让爱永存世间。经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受感触,我们决心,以此为契机深入研究儿童群体活动特征,加快研究进度,尽快落实活动成果,为儿童群体送去更多的温暖和关爱。在此,我们呼吁社会各界行动起来,一起关爱儿童群体,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