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交通大学三下乡:民心凝聚齐发展,交大帮扶助振兴

西安交通大学 2022-08-30 浏览:

自2012年西安交通大学作为牵头单位,在平利县承担起新一轮“两联一包”扶贫工作以来,交大人便将平利县6个镇9个村1625户4174人的民生发展大事记挂在心头、落实在行动。为持续跟进对口帮扶村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展,由电气学院南洋书院师生联合第二党支部牵头组织的社会实践团队陆续走进交大帮扶的平利县9个村,以实际行动续写交大人与平利县的友谊故事。

鱼塘茶园欣欣向荣 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在青山环抱的平利县清泉绿色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廖总热情地为实践小队介绍情况。在早期的摸索中,养殖人员总结出了与当地山区气候条件相适应的独特养殖经验;养殖场生产与建设并行,循序渐进、持续发展,养殖池数量已从最初建立时的3个发展到如今的30余个。在聊到未来的规划时,廖总讲道:“我们还想修建钓鱼池、农家乐,在青山绿水之间打造养鱼、钓鱼、品鱼一条龙休闲娱乐项目,让更多人来欣赏我们南溪河村的秀美风光。”

image.png

图1:实践队伍参观冷水鱼养殖池

除了水产养殖业以外,南溪河村还因地制宜探索出了特色茶叶种植的致富之路,如今茶叶种植和制造业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南溪河村当地品牌“岚溪云上高山茶”的创办人,常为村民免费发放有机肥料、讲授茶叶的种植技巧、动员当地村民积极参与到茶叶种植和加工制造工作中来,积极发挥着产业大户的带动作用。

image.png

图2:实践队伍参观平利县南溪河茶叶专业合作社

南溪河村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的定点帮扶政策为高山茶打开了销路。如今,企业已经开始发展线上销售渠道,逐步开始在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带货,努力让互联网成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的支点和动力。

支部联建交流分享 推进乡村组织振兴

为帮助实践小队进一步了解当地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同时向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南洋书院师生联合第二党支部的同志们介绍当地的党建经验,南溪河村领导班子提议组织一次支部共建交流会。

“我们这里有三好:山好,水好,人更好。”村支部王书记一语道出了当地自然风光优美、民风淳朴的特点。在完成脱贫攻坚的伟大历史任务后,南溪河村经济稳中向好,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0500元。但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并不能一蹴而就,南溪河村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受特殊的地理环境限制,当地交通运输条件较差,产品运输成本高,难以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链、进一步打开市场;另一方面,村民们仍然持有自给自足的保守想法,产业向外发展的内动力不足。

image.png

图3:实践队伍与南溪河村委会成员开展座谈交流

当实践小队向村干部请教当地建设的经验时,王书记强调了要用科技推动乡村振兴,培养懂科学的新型农民。同时,党建工作也非常重要。“现在我们基层也能够远程参加智慧党建,我们也会定期组织学习先进事迹。”王书记展示了会议室当中的多媒体设备“我们楼下就是阅读室,里面有党史书籍,经常有党员和群众借阅。”乡村工作尤其需要艰苦创业的精神,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也是对于实践小队成员的一份勉励。

厚植乡贤情怀力量 聚力乡村文化振兴

“所谓乡贤,就是有资财、有知识、有道德、有情怀,能影响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并愿意为之做出贡献的贤能人士。”近年来,在平利县多个乡镇新民风建设进程中,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乡贤文化在乡村治理、凝聚人心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洛河镇三坪村,驻村第一书记周天顺为实践团队介绍:“很多村子现在都成立了‘乡贤理事会’,把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人大代表、老干部、能人大户等吸纳进来,发挥他们人闲心不闲、还想为集体做点实事的作用,定期不定期座谈走访,听他们提意见、出点子,让他们讲政策、解纠纷。”村子里还建立了家风家训馆,通过定期开展参观活动与图书借阅活动,倡导文明乡风,引导群众见贤思齐、涵养文明乡风,以好家风促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

image.png

图4:实践队伍参观三坪村家风家训馆

将乡贤文化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传承乡贤文化,凝聚乡贤力量,使民风更加淳朴,乡风更加文明为乡村建设凝聚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暑期课堂火热开讲 展望乡村人才振兴

受正阳镇中心小学邹校长邀请,实践小队走进校园,为当地中小学生开办一场特别的暑期课堂。虽然正值暑假,但学生和家长热情高涨,到场人数超出了预期。队伍成员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合理的兴趣爱好、锻炼时间管理能力、家长陪伴的重要性几个方面为同学们提供了方法和建议,并结合自身经历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意义。队伍成员希望借此机会,能够进一步点燃孩子们对知识的向往、对接受更高水平教育的渴望,启发孩子们的梦想。

image.png

图5:实践队伍在正阳镇中心小学开展暑期课堂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对口援助南溪河村的帮扶资金中,都有一部分专门用作教育奖学金,鼓励孩子们积极学习文化知识。在本次活动中,队伍成员深切感受到孩子们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发展乡村教育是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美好乡村生活的出发点,教育资源均衡发展问题仍然需要长期的关注,乡村孩子的未来需要社会的共同守护。

绿染山川点点流萤 落实乡村生态振兴

晚饭过后,西河镇三合村党支部书记石勇邀请实践小队欣赏当地独特的山野景观——萤火虫。一行人漫步在黄昏的山间,一览大自然所作的山水画,一睹绿水青山间的“流光”。

image.png

图6:驻村书记与实践队伍成员走在乡间

一路迎着溪流而上,依稀可见闪烁着的萤火虫,如同洒下的点点星光。队员们都表示,夏夜流萤飞舞的壮观景象已成为童年的回忆,现在在农村也难觅萤火虫的踪影。而石书记略带自豪地讲到,虽然三合村近几年发展很快,但一直注重生态保护和科学规划,加上实施退耕还林、没有工业污染,萤火虫一直是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正实实在在地变成人民触手可及的美好生活。铺陈在中国乡村大地上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绿色底子越来越厚重,层次色彩越来越丰富,乡愁韵味越来越甘醇,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美丽中国渐行渐近。

 

听党指挥跟党走,实践路上绽芳华。平利实践电气南洋第二支部队通过此次平利之行,深入了解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情况,调研了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并深刻认识到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任重道远。队伍将通过此次调研结果建言献策,让青春在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责任编辑:南洋书院
相关文章
米仓山探索:自然保护地的“三生”协调新实践

米仓山探索:自然保护地的“三生”协调新实践

米仓 山探索:自然保护地的“三生”协调新 实践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王悦) 作者:王悦樊晨乐 周奕冰周雪艳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5年8月11日至1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赴西南山区自然保护地保护开发协同调研实践团深入四川省巴中市米仓山国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觅子相伴队赴富平觅子村 探寻乡村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觅子相伴队赴富平觅子村 探寻乡村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觅子相伴队”于7月18日至21日赴陕西省富平县觅子村开展以“觅子下乡聚合力,乡村振兴显担当”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团队通过“红色教育—入户调研—乡村支教—产业调研”四大板块,把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

盐碱地生金,湿地智守护:西农学子探秘黄河口

盐碱地生金,湿地智守护:西农学子探秘黄河口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惠郁岚 王志豪 张晓彤) 2025年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黄河—华北自然保护地协同治理调研实践团”走进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通过走访保护区及周边村落,深入开展实地调研,近距离探寻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保护密码与

 青春力量激活乡土—— 西安邮电大学实践队赴洛南县开

青春力量激活乡土—— 西安邮电大学实践队赴洛南县开

西安邮电大学“青禾智创”团队赴洛南县,以科技赋能农业,参与实操、研学交流,还感悟红色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碳寻转型迹绘生态长卷,绿筑钢城梦传青春力量——长安

碳寻转型迹绘生态长卷,绿筑钢城梦传青春力量——长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部署,7月19日至30日,长安大学“碳寻唐山转型迹·绿绘钢城锦绣篇”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朱文婕、白晓帅的指导下,赴河北唐山开展实践活动。建工学院青马班以“生态保护、低碳转型、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