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西安交通大学赴藏调研宣讲服务团(以下简称“赴藏队”)在校团委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联合指导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根本遵循,每年暑期前往西藏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拉阿高中”)进行社会实践。团队主要在拉阿高中开展调研、宣讲与志愿服务工作,致力于为带动藏区发展打开宣传窗口,在实践中打造促进民族团结的示范项目,凸显育人效果,传承西迁精神。
殷殷嘱托 再踏征程
本次赴藏队由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药学院和彭康书院的15名成员共同组成,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员李宗琦担任团队指导老师。2023年6月30日,团队召开行前动员会。会议伊始,副队长张叶心为队员们介绍了此次赴藏实践的活动内容,进行了人员分工与日程安排,并对队员们的疑问做出解答。接着,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副书记、辅导员梁佳艺结合往年赴藏实践的带队经历,从人身安全、组织纪律、团队建设、调研服务四大方面为同学们分享了经验,希望队员们能够结合学科优势与自身所长,切实为拉阿高中的师生们做出贡献。最后,李宗琦做了总结发言,她希望队员们能够传承西迁精神,团结一致,认真完成赴藏实践相关工作,用青春和智慧为雪域高原增光添彩。行前动员会为赴藏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增强了队伍凝聚力。
跨越高原 不忘初心
7月7日晚,赴藏队在李宗琦的带领下整装完毕,踏上赴藏征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论述,以更好的面貌开展赴藏实践活动,7月8日下午,在列车翻越唐古拉山脉时,赴藏队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
成立仪式由赴藏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周柏勋主持,副队长张叶心带领全体同志重温了入党誓词。全体党员高举右手,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李宗琦出席成立仪式并做总结发言,她指出,唐古拉山脉是青海与西藏的分界线,山口海拔5231米,极易发生高原反应,在这里成立支部对于赴藏队有着重要意义,希望队员们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努力克服身体上的不适,用汗水和热血续写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临时党支部成立仪式在列车的轰鸣声中圆满结束。
砥砺前行 征途启航
赴藏队在近27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之后,抵达了拉萨火车站。拉萨站前,赴藏队受到了拉阿高中领导老师们的热情接待,拉阿高中副校长吴波为队员们赠送了象征着纯洁与神圣的洁白哈达。
食宿安排妥帖后,队长郭越组织召开全员大会,详细介绍了本次赴藏实践的具体安排,特别强调要尊重民族差异,包容文化多样,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开展各项活动。李宗琦对工作任务进行了统筹协调,强调要在赴藏活动中发扬西迁精神、展现交大人的青春风貌,同时明确了纪律要求,指出严明的纪律是安全的必要保障,希望大家互相帮助和扶持,为藏区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赴藏实践是一次难得的人生历练,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赴藏队将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老西藏精神”“西迁精神”等主题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和社会调研等一系列活动,争做西迁精神的新传人。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
2025 年7月28日至30日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 “春风” 乡村振兴团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问卷调查,以青春之力探寻乡村文明建设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思路。 此次调研覆盖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居民,问卷内容涵盖文明实践活动参与度
2025 年 7 月 26 日,西安思源学院“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流动的色彩革命。 实践团成员们提前准备好了制作漆扇所需的材料,包括扇骨、漆料、画笔等,还精心准备了关于传统漆扇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的资料。 当大漆与清水在素面团扇上相遇,非遗技艺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奋斗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重要指示,积极响应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号召,西安工程大学“井冈青苗燎原”实践队11名师生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