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风徐徐,蝉鸣声声,荷香悠悠,草木苍苍。知识拨开风浪,信念敲响胜鼓。暖阳下与山野清风撞满怀,萤火虫三下乡支教小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兴平县于7月15日正式开始了。
尽管对于同样还在校园里的支教队员来说,此行支教义举依然充满挑战——随着距离拉近,支教队员们和孩子们之间需要相互磨合与适应的事物会更多。但成长从来都伴随着挑战——在挑战中,支教队员们互帮互助,不断地改进与调整方案,今天,队员们带来的课程是语文、历史、地理三门。
在教学工作开始前,为了拉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萤火虫支教队队员们在教学楼下暖心迎接再次回到校园里的孩子们。晨日初升,灿色金黄,是年轻的身影与新生的希望碰撞,满溢生机与活力。
语文课主要给孩子们讲述冰心《雨后》这一现代诗,让孩子们在朗诵这一朗朗上口的儿童诗感受一对兄妹在雨后玩耍时童真的乐趣,引导孩子们体会身处童年时刻的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进而启发他们形成享受童年欢乐时光、珍惜少年时光这一观念。
历史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围绕唐代的服饰,饮食与习俗文化,穿插门神的来历、元宵节等节日的由来、诗歌文化意象内涵等小故事,增添课堂趣味性,让小朋友们接受文化熏陶,赓续民族文脉,让优秀传统文化“活”了起来。
地理课堂围绕中国各省份地图,对各个省份的风景民俗进行了展开介绍。支教队员们通过展示各省份地图及风景民俗的图片,如新疆的天山、烤肉串儿,上海的夜景,天津的相声。在这门课上,孩子们的思绪淌过祖国的大江南北,领略了各省份独特的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了解中国行政区域,简略地建造了一个地理知识体系,也短暂地走出课堂,走向课外,了解家乡及祖国。
一天下来,无论是孩子还是队员们,都收获满满。孩子们在课堂中收获了知识,增长了见识,而队员们在实践中,锻炼了能力,更明白了肩上责任之重、未来道路之远,现在更不是懈怠的时候,青春,应以奋斗与奉献为荣!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
2025 年7月28日至30日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 “春风” 乡村振兴团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问卷调查,以青春之力探寻乡村文明建设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思路。 此次调研覆盖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居民,问卷内容涵盖文明实践活动参与度
2025 年 7 月 26 日,西安思源学院“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流动的色彩革命。 实践团成员们提前准备好了制作漆扇所需的材料,包括扇骨、漆料、画笔等,还精心准备了关于传统漆扇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的资料。 当大漆与清水在素面团扇上相遇,非遗技艺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奋斗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重要指示,积极响应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号召,西安工程大学“井冈青苗燎原”实践队11名师生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