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安大学三下乡:声声推普入双河,语润川南助振兴

长安大学赴四川宜宾暑期社会实践队 2023-07-21 浏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7月15日,长安大学“宜宾寻红脉·长宁看振兴·推普助农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双河镇与犁头村开展推普活动。

实践团队根据川南地区地方特点,制定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调查问卷,团队成员深入双河镇与犁头村附近商户及周边居民,分组开展调研与走访,了解当地乡村人群普通话应用能力和学习需求状况。问卷内容涵盖被调查者的年龄、民族、户籍住址及日常生活中普通话的使用情况,从多个角度掌握乡村居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现状,了解当地重点人群普通话应用及推广情况。

图片 1.png

 实践队员向居民推广普通话

图片 3.png

 实践队员在街头开展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

7月15日下午,实践小队来到双河镇中学对当地学生开展推普活动。学校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要阵地,实践小队根据该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制定丰富多彩的特色推普活动走进校园。团队成员刘好围绕普通话与方言的联系和区别,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中国语言及当地宜宾话概况,并在讲解的过程中发放相关问卷,及时收集同学们的普通话使用情况信息,团队成员主动为学生们在填写问卷的过程中提供帮助。

 图片 5.png实践队员面向学生开展推普课程

在第二环节中,刘好以北京作家老舍的话剧《茶馆》为例,邀请同学们上台用方言朗读作品片段,在一片热闹与欢笑声中,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普通话与方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区别。在实践小队的讲解与宣传下,同学更加理解了学好普通话对自己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说好普通话,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片 8.png学生踊跃参与话剧《茶馆》演绎

实践小队圆满完成双河镇与犁头村的推普调研活动,通过调研宜宾当地普通话普及情况,重点人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状况、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相关了参考数据。经过此次实践,团队队员纷纷表示在推普的过程中更加理解了普通话对于地区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作用,同时认识到我国部分地区的推普行动仍然任重而道远,团队成员将利用本次调研成果继续推进未来推普实践活动开展。

图片 10.png实践队与双河中心学习老师合影


责任编辑:王妍
相关文章
才智播种乡村梦,教育先行育国基丨听见来自群山的回响

才智播种乡村梦,教育先行育国基丨听见来自群山的回响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青春赋能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青春赋能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问卷把脉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问卷把脉

2025 年7月28日至30日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 “春风” 乡村振兴团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问卷调查,以青春之力探寻乡村文明建设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思路。 此次调研覆盖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居民,问卷内容涵盖文明实践活动参与度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 扇底生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 扇底生

2025 年 7 月 26 日,西安思源学院“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流动的色彩革命。 实践团成员们提前准备好了制作漆扇所需的材料,包括扇骨、漆料、画笔等,还精心准备了关于传统漆扇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的资料。 当大漆与清水在素面团扇上相遇,非遗技艺

上井冈,得胜利,西安工程大学赴井冈山开展社会实践活

上井冈,得胜利,西安工程大学赴井冈山开展社会实践活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奋斗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重要指示,积极响应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号召,西安工程大学“井冈青苗燎原”实践队11名师生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