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安大学三下乡:双河振兴路,犁头遍耕忙

长安大学赴四川宜宾暑期社会实践队 2023-07-21 浏览: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感受乡村振兴现状,了解新时代“三农”工作政策,深刻感受新时代脱贫攻坚伟大成就,7月15日至17日,长安大学“宜宾寻红脉·长宁看振兴·推普助农行”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犁头村开展实践调研活动。犁头村党委副书记宋一龙(国家移民管理局下派锻炼干部)热情接待实践队师生,带领实践小队走进田间开展实地考察并展开座谈交流。

开展座谈,倾听一线声音

15日上午,宋一龙与实践队开展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宋一龙向实践队介绍犁头村基本情况,犁头村是2019年12月由原犁头、铜锣、桂花、朝阳4个自然村合并而来,地处双河镇西南,下辖10个村民小组,其中党员127人。在宋一龙生动详细地介绍下,实践小队对犁头村的自然风貌、种植产业及人文风光有了所了解。会上,双方就犁头村发展集体经济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进一步探讨。宋一龙表示,“如何健康可持续地推进我国农业集体经济建设,是乡村振兴仍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值得当代高校师生共同思考的问题”。

图片 2.jpg

图为实践队与驻村干部开展座谈

实地走访,了解农业发展

7月15日下午,宋一龙带领实践小队走进田间地头,向实践小队介绍了犁头村集体经济的具体情况。通过实地走访、与村民攀谈交流,实践小队了解到,犁头村主要种植产业为水稻、玉米和楠竹,稻田竹林间间或栽种有高粱、芭蕉及豆角、辣椒等农作物,该村土地利用效率高,农作物年产量十分可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成果显著。实践小队在充分了解村子的基础上,将自然风光、种植作物、人文景观一一拍摄记录下来,通过推文、视频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到犁头村绿色、生态、可持续的乡村农业发展模式。

 图片 6.png

图为实践队探访犁头村集体农业

文化传承,寻访非遗传人

7月16日,为切身感受乡村振兴战略与当地传统文化遗产继承的影响作用,在宋一龙的带领下,实践小队走访参观了当地知名的葡萄井凉糕。在省级非遗传承人刘峻宏的介绍下,实践小队了解到,葡萄井,是长宁古八景之一,为宜宾市市级保护文物,有1300余年历史。葡萄井又称嘉鱼清泉,因“泉漱石涌出,有小鱼,四时如一,不增不减”而得名。而当地用葡萄井水制作凉糕的历史则可追溯到清光绪年。

图片 2.png

图为实践队采访凉糕传承人刘峻宏

走进葡萄井凉糕店,实践队员看到,许多游客围坐在苍苍古树冠下的葡萄井旁,根据自己喜爱的口味点上一碗碧玉似的凉糕,就着潺潺流过的清泉溪水细细品尝着这一抹夏日里的冰甜。吸引游客慕名而来的葡萄井凉糕,凝聚的不仅是十几道古法相传的精工细艺,更是川南古镇传承不息的文化遗产与奋斗精神。宋一龙向实践小队介绍到,“葡萄井凉糕为川南古镇带来的不仅是更多的就业机会与致富机会,更是将这一片土地上祖祖辈辈的精神与文化之魂传承发扬、以创荣光”。

观看展览,感受振兴况味

16日下午,走进长宁县乡村振兴馆,实践小队与上海交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的成员共同观看了长宁县乡村振兴纪录片,并在展览板块前驻足凝望,互相交流调研经历与成果,学习了解长宁县乡村振兴的伟大成果,感慨数十年变化之巨、振兴之伟。乡村干部与当地村民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站在这幅画卷中,实践队员更加理解到乡村振兴对于我国乡村物质文化丰富和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更加明白民族“铸魂”对于乡村振兴最本质的作用与影响。

图片 7.png

图为实践队观看双河镇产业振兴纪录片

盛夏骄阳,逐梦前行。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参观学习、实地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了双河镇犁头村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小队成员认识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并不只是一行行写在书本上的文字,它是无数乡村干部勤耕不辍的艰苦奋斗,更是千千万万个劳动人民齐心协力的奋楫笃行。天道酬勤,力耕不欺。实践队队员纷纷表示,要努力锻就自身本领,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大业,在中华大地上谱写最美的青春诗篇。

图片 1.jpg

图为实践队与驻村干部宋一龙合影


责任编辑:王妍
相关文章
才智播种乡村梦,教育先行育国基丨听见来自群山的回响

才智播种乡村梦,教育先行育国基丨听见来自群山的回响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青春赋能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青春赋能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问卷把脉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问卷把脉

2025 年7月28日至30日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 “春风” 乡村振兴团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问卷调查,以青春之力探寻乡村文明建设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思路。 此次调研覆盖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居民,问卷内容涵盖文明实践活动参与度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 扇底生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 扇底生

2025 年 7 月 26 日,西安思源学院“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流动的色彩革命。 实践团成员们提前准备好了制作漆扇所需的材料,包括扇骨、漆料、画笔等,还精心准备了关于传统漆扇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的资料。 当大漆与清水在素面团扇上相遇,非遗技艺

上井冈,得胜利,西安工程大学赴井冈山开展社会实践活

上井冈,得胜利,西安工程大学赴井冈山开展社会实践活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奋斗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重要指示,积极响应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号召,西安工程大学“井冈青苗燎原”实践队11名师生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