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发展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值此契机,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23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7日前往西安市长安区五台街道石砭峪新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7月17日下午,实践团在五台街道石砭峪新村对党支部书记董乃会进行了人物专访,深入了解石砭峪新村党支部如何实施开展“党建+项目+人才+产业”政策,如何在党建的引领下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促进促进石砭峪新村经济的发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董乃会书记 康敏婷摄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董书记强调:“基层党组织要推进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激发基层党建活力,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其中,石砭峪新村在组织振兴方面采取多项举措,比如村级其他事务提议和审核、村规民约自治组织和集体组织章程制定完善,等等,在实施重要事权中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有力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必须选强配优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增强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石砭峪新村是搬迁村,由七个基础村组成,其中包括四个贫困村。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村民如何融合,如何管理的问题。在实践中,石砭峪新村将基层党组织融入乡村社会、引领乡村振兴的过程,是通过服务和整合实现的。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确保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乡村日常事务,有效组织和动员农民,获得村民的信任和认同,为基层治理凝聚人心和力量。
图为石砭峪新村党群服务中心 康敏婷摄
“党建+项目+人才+产业”政策主要在“党建”。石砭峪新村乡村治理以党建作为引领,将有能力的“乡贤”请回来开发村集体产业,即人才回流。在秦岭保护政策的大背景下,发展集体经济,邀请林业局,税务局,农业局等多方进行产业“会诊”,提出石砭峪新村在产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由林业局等进行“把脉治疗”。在农家乐与民宿的创办中,邀请第三方公司进行合作,由第三方公司进行示范引领,给群众“打样子”。董书记说:“因为村里没人做过这个民宿,许多村民想走这条路发展经济,但存在怎么走的问题,就需要有经验的第三方来这里打个样子。”
“酒香不怕巷子深”。石砭峪新村种植有铁皮石斛,羊肚菌,油菜等经济作物,但是存在知名度低的问题,很多人不了解不知道村里种植了哪些产业。董书记向上申请电商直播项目,申请媒体进行宣传,从党建的引领入手,为产业谋出路,为群众谋发展。现在,据董书记介绍,他们的这些村集体经济产业每年的收入都是相对可观的,在党群中心的带领下,他们做到了扭亏为盈,实现了经济增收。
图为石砭峪新村电商直播间 张可帆摄
百年党史昭示,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做好农村工作,关键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一定能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基层党建是引领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基层党组织是贯彻中央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举措的组织者、推动者、实施者。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
2025 年7月28日至30日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 “春风” 乡村振兴团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问卷调查,以青春之力探寻乡村文明建设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思路。 此次调研覆盖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居民,问卷内容涵盖文明实践活动参与度
2025 年 7 月 26 日,西安思源学院“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流动的色彩革命。 实践团成员们提前准备好了制作漆扇所需的材料,包括扇骨、漆料、画笔等,还精心准备了关于传统漆扇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的资料。 当大漆与清水在素面团扇上相遇,非遗技艺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奋斗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重要指示,积极响应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号召,西安工程大学“井冈青苗燎原”实践队11名师生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