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西安7月22日电(通讯员 刘玥岩)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探索五台街道依托秦岭生态资源,通过完善乡村规划、培育特色产业、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7月17日——7月19日,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决定走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五台山街道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查活动。五台山街道下有不同村落,各村因地制宜依托实际情况孵化特色产业。实践团队成员走入火热新农村,了解基层党群齐心协力建设新乡村的心路历程,在火热实践中见证新时代乡村振兴实地发展成果创新。
各村党支部作为确立思想旗帜、引领发展方向的重要部分,在整个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团队面对面访谈五台山街道各村党支部书记,从第一手访谈资料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挖掘新时代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村内规划历史经验,以个人经历为切口映射乡村振兴大历史进程。
调研首日,实践团队成员先来到了属于五台山街道下属村庄的星火村和石砭峪新村,见到了星火村副书记刘元元、星火村驻村干部刘龙和石砭峪新村书记董乃会。三位书记干部为实践团队成员介绍了各村内党员发展情况和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队员们了解到星火村村内党员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偏少,但都各司其职很好地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此外,每月会组织一次党课教育活动提升村内党员思想境界和品格素养。刘书记着重提及了打造依托景区、旅游研学相结合的特色民宿是星火村重点特色产业,规划美丽庭院,提供引导游客爬山+农作物种植+餐饮住宿一条龙游玩服务,以便捷、轻松、富有趣味性的立体化旅游和绿色民宿为抓手吸引游客从而带动星火村特色产业带和经济的发展。星火村驻村干部刘龙细致分析了星火村的生态地理优势,即依托南五台和秦岭生态资源,合理利用自然风景资源,创造性发展绿色民宿、餐饮等特色产业。同时他也谈到目前星火村产业发展存在不足,一是村内仅有卫生室,医疗设施不完善;二是宣传力度不够,地区知名度不高,尚未形成品牌效应;三是人才引进效果不明显,村内产业内生动力不足。这些都是星火村往后需要持续规划、妥善解决的问题。
图为采访星火村副书记刘元元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康敏婷摄
石砭峪新村则由原石砭峪山区7个自然村搬迁合并而成,见到实践团队成员们后,石砭峪新村党支部书记董乃会说移民搬迁政策不仅给了当地村民群众走出大山接触外界的机会,还增加了文化活动,改善了民风,让村民们真正赶上了新时代好时候。新地点新气象,石砭峪新村村务和决议公开透明,党民融合,一同参与村发展、建设,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党员大会,村民齐心协力,村内氛围和谐兴旺。说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通道转化,董书记当即以石砭峪新村经济产业构成为例,细心为队员们讲解:石砭峪新村以土蜂养殖、铁皮石斜和羊肚菌种植为农产品来源,以电商直播新渠道带动农副产品销售,同时建设特色民宿。董书记自豪地说石砭峪新村的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已颇具规模,逐渐成为了村内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在农产品销售、品牌效应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星火村副书记刘元元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康敏婷摄
调研次日,实践团队成员告别南五台山下的星火村和石砭峪新村,来到了五台山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和西尧村,得到了西尧村党支部书记张生和党支部委员赵铁成的亲切接待和欢迎。两位书记干部为实践团队成员介绍了村内党支部管理发展状况,谈到了对村内特色产业未来的规划构建。
队员们了解到西尧村村务一季度一公开,公开透明面向群众,党支部成员关注群众意见建议,常常听取村民对于村内大事的想法观点,认真了解民意,让党员和群众一起协同管理村内事宜,让村民真正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来。张书记还为队员们介绍了本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特色产业孵化发展现状,提出了西尧村未来的发展规划: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留住人才保持发展内生动力。他细心解释西尧村第一产业主要是种植经济农作物黄桃、蓝莓、牛肚菌等,把控成品质量;第二产业是增强扩大和企业合作规模,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形成产业链,打造品牌走精品路线;第三产业主要在于促进农家乐和民宿发展,以旅游业为抓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减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张书记同样指出西尧村内存在老龄党员占比大更新相对缓慢、宣传力度不足、人才外流严重缺乏发展内生动力等问题,这些也是西尧村面临的新挑战。西尧村党支部委员赵铁成就西尧村未来产业规划补充说明希望借助电商平台,推动农产品销售,赵委员特别提到了关于专门治理污水改善乡村居住环境的议案,西尧村会规律进行卫生考评,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保护生态资源,迈向金山银山的同时保护绿水青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层建设过程中,党支部起着引领方向的引航作用,五台山街道下属各村的党支部建设有条不紊、职责明晰,都和各村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密切相关,各村党群关系和谐,党员发挥着带头模范作用的同时认真倾听民众声音,关注民意。党旗国旗两面鲜红旗帜飘扬在蓝天中,乡村振兴的故事中人也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田野中的红旗从不落下!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