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以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被党中央放到了重要位置,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显得尤为重要。7月17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实践团一行12人,亲自走访调研了石砭峪新村,对当地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作了认真细致地研究调查。
枫火实践团率先到访了石砭峪新村村委会。在村支部书记董乃会的介绍下,实践团了解到石砭峪新村原是由7村合并而成,现居住人口约1700多人,新村建设先后经历了移民搬迁、特色产业开办等过程,其中特色产业的开办为新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董书记介绍说,石砭峪新村现开办有旅游民宿、特色餐饮、蜜蜂养殖和羊肚菌等特色经济农作物种植产业,总体采用三产融合发展方法,分别从第一二三产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村民居家增收致富。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董乃会书记 2023.7.18 康敏婷供图
随后,董书记带领实践团参观了乡村特色农产品电商销售直播间。直播间设在村委会办公室隔壁,里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特产,个个包装精美,极具当地的文化特色。
图为实践团参观石砭峪新村电商直播间 2023.7.18 张可帆供图
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被认为无法兼顾,要发展必然要牺牲环境,但实践证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明确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我国生态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秦岭作为我国的重要山脉之一,区域内的生态资源和自然景观具有极高价值,自然也被列为了全国重点保护区域。石砭峪新村位于秦岭脚下,山地广布,土地资源的开发与秦岭生态的保护形成了冲突,经济发展一段时期内也处于停滞状态。如何在保护秦岭环境的基础上依托秦岭生态资源、实现乡村经济新发展,一度成为了石砭峪新村乡村振兴发展的难题。最终,以董书记为核心的村委会领导班子充分吸纳融合了村民和党员同志的意见想法,立足于秦岭实际,充分利用秦岭优越的生态资源,积极对外引资,推进村企联合,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养殖业和种植业,形成了如今多元的村经济来源。
习总书记指出,全国人民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国当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且作为有着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整体迈入现代化,高消耗、高污染的模式是行不通的,资源环境的压力也是不可承受的,因此,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石砭峪新村正是贯彻了可持续的新发展理念,积极向生态资源寻求经济思路,既要经济,也要环境,从而走出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道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势必要保护好已有的生态资源,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乡村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餐饮业等各个行业接续发展。正所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保护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更对民族乃至整个国家的文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走访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走在石砭峪新村的乡间小路上,看着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和优美的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再一次响彻心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美丽强国目标也更加坚定。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照 2023.7.18 康敏婷供图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
2025 年7月28日至30日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 “春风” 乡村振兴团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问卷调查,以青春之力探寻乡村文明建设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思路。 此次调研覆盖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居民,问卷内容涵盖文明实践活动参与度
2025 年 7 月 26 日,西安思源学院“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流动的色彩革命。 实践团成员们提前准备好了制作漆扇所需的材料,包括扇骨、漆料、画笔等,还精心准备了关于传统漆扇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的资料。 当大漆与清水在素面团扇上相遇,非遗技艺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奋斗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重要指示,积极响应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号召,西安工程大学“井冈青苗燎原”实践队11名师生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