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中部、是中国的革命圣地同时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着中国革命的诞生到发展再到壮大最后到今天这样辉煌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革命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因此,2023年7月18日,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将前往延安大学校史馆,感悟延安精神,让延安精神永驻心间。
图为毛泽东、江泽民、胡锦涛为延安大学的题词
延安大学校史馆浓缩了学校七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孕育、发展、壮大与成熟的历史长廊。延安大学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在中国革命史、党史、现代高等教育史上都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他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图为延安大学校史馆大厅内的浮雕
来到校史馆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浮雕,其上雕刻着延安著名的地标建筑,,其下刻写着毛主席当年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来到二楼,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延安大学的发展史,纵观其诞生再到发展,可以看出它孕育了一大批如今的中国高等院校,是它们的发源地。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成为光明的所在和抗日胜利的希望。1941年至1942年,敌后人民抗日战争处于最艰难的相持阶段,延安大学便应运而生,成为时代的杰作。1941年,中共中央决定将泽东青年干校、中国女子大学、陕北公学院三校合并,命名为延安大学,作为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延大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栋梁之才。
在校史馆精英厅,我了解到,延安大学可谓是战争年代的“龙潭虎穴”,这里走出了千千万万威震敌胆的革命战士和文韬武略的将军!在和平年代,这里是风巢龙渊、莘莘学子来自五湖四海走向四面八方各条建设之路。
这次的延大校史馆之旅,让我惊叹在那个艰苦年代中,知识分子、有识之士不畏艰辛努力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党内输送新鲜血液做出的不懈努力。犹记得那首由上海青年学生创作的诗:“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让我深深感受到斗装昂扬,意气风发,如果我也处于那个时代,我也定能坚定走向延安。
图为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暑期实践团队于延安大学校史馆大厅合影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
2025 年7月28日至30日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 “春风” 乡村振兴团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问卷调查,以青春之力探寻乡村文明建设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思路。 此次调研覆盖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居民,问卷内容涵盖文明实践活动参与度
2025 年 7 月 26 日,西安思源学院“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流动的色彩革命。 实践团成员们提前准备好了制作漆扇所需的材料,包括扇骨、漆料、画笔等,还精心准备了关于传统漆扇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的资料。 当大漆与清水在素面团扇上相遇,非遗技艺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奋斗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重要指示,积极响应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号召,西安工程大学“井冈青苗燎原”实践队11名师生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