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执行党的方针与政策,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响应习主席“到基层中去,到人民中去”的号召,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赴合阳支教调研团在辅导员刘瑞亮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黑池镇,走进优秀杰出老党员的生活中,立志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
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志愿者们首先带着慰问品来到了雷成友老党员家中走访调研。雷老先生如今已74岁,于1970入党,拥有52年的党龄。志愿者们还了解到,在他52年的党员生涯中,他始终怀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在基层完成着党和人民交于他的任务。“入党的初心啊,当然是为人民服务。”在实践队队员问起雷成友老党员起为何入党时,老先生如此回应到。“青年人要好好学习,用所学的知识为我们的党、国家和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雷老先生对广大青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当代大学生们寄予了厚望。
图为实践队走访雷军友老党员家中,同雷老先生交流。通讯员梅憧摄
黑池镇老妇联主任王巧均,在71年入党,如今也有51年党龄了。看到同学们来走访看望她,她很是激动,几次邀同学们坐下喝水、吃点东西。同学们都围坐在她的身边,静静地听她讲述她曾经的故事。她告诉同学们,中国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变得如此美好,这都是党的功劳,“五丰社区的变化大家都能看得见,每周日社区都会给7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的便民理发服务,腿脚不方便的老人还会专门登门服务,社区里还有老年服务中心,图书室,对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当地的变化能如此之大,正是得益于这些老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甘于奉献敢于吃苦。新时代青年必须担当时代责任、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建设祖国的生动实践中体现人生价值。
图为志愿者听王巧均同志讲述乡村的变化。通讯员李怡涵摄
走访杨增露老同志时,他告诉同学们,当代大学生要有吃苦精神,必须能吃的下苦,共产党员更是,要吃的下比别人更多的苦,要有更多的人像温芳书记那样呕心沥血几十年,一心一意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要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用我们的努力和汗水,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青年的成长从扣好第一粒扣子开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使用扣好“第一粒扣子”来比喻引导青少年价值观、帮助青少年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的重要性。实践队又拜访了杨增绪老先生,一进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副题字“八旬酬盛世,一生焕清辉”。杨老先生是一名退休的乡村教师,而这幅字就他的学生送给他的。在杨老先生在交谈过程中不断地劝导同学们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要有对党忠诚,为人民和国家服务的信仰,要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图为杨增绪老先生为志愿者们讲述他的入党经历。通讯员李怡涵摄
在一天的最后,志愿者们还采访到了一位预备党员,也是当地村干部的秦献娥同志。同学们在走访她时已经是下午七点了,她仍在社区办公。她告诉同学们,作为预备共产党员,她有必要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办好每分工,完成好每次的任务。她将对自己的要求分享给了同学们,与实践队的同学们互勉。“要培养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断锤炼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
图为实践调研团来到五丰社区与当地村干部合影。通讯员邵显云摄
在此次的走访中,实践队队员更深刻的认识到,新时代好青年必须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而在强国有我的舞台上,更重要的是甘于奉献的精神和扣好第一粒扣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学习老党员的优秀事迹,传承红色基因。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