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开展“走进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旅游”调查研究,2023年7月21日,杨家沟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到达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村进行“三下乡”活动调研。
实践团同学们到达当地之后便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并且参观了当地的特色革命建筑,与当地的游客进行了互动交流,村民与村委会干部积极了解当地历史发展以及现状,对于杨家沟村的现实情况有所知晓。
2012年12月17日,杨家沟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2019年12月25日,杨家沟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党支部书记马宏风同志2018年被评为全市十大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杨家沟村还被评为2018年度市级文明村荣誉称号。
实践团到达了解情况后便立即向当地村民以及游客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交流,与提前做的准备工作进行结合,尽量去了解当地的人文风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旅游状况。实践团成员不畏高温与暴晒,尽可能地将调查问卷发放到更多人的手中,走遍村里的每一个角落实时感受。
在收集所有的调查问卷后集中起来进行统计归纳与整理,分析当地的具体情况,并对接下来的实践计划进行调整,收集众人意见提高工作效率。
向村委会干部的了解该村历来以种粮为主,是千河镇历史上的粮食主产村。前些年,由于众耕作技术落后,品种单一,灌溉设施简陋,粮食产量一起徘徊在200公斤左右,产量上不去,农民收入低,影响了广大群众种粮的积极性。在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和先进科技的带动下,该村的粮食种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实行了机械化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实现了连片规模种植。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二、在该村土地资源充足,土质优良,含磷量高的基础上,引导群众使用小麦和玉米专用肥等一系列优质高效肥料,进一步提高了土地生产率。三、借助国家良种统供政策,引进优良小麦品种郑麦9023、小偃22种植,大大提升了农作物的亩产量。四、依靠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新修渠道和田间机耕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五、实行方田化示范种植,发展优质粮生产。特别是发展优质小麦郑麦9023示范种植2000亩,并与老牛面粉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因此,该村种植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当地旅游业主要为红色革命旧址,包括十二月会议旧址、毛主席转战陕北纪念馆等,因此旅游业比较良好,客容量去年25万,今年目前已经达15万,在七月一日和国庆节前后人流量多。其中主要人群组成为旅行团、研学游、散客以及少数政府部门。
杨家沟革命旧址由毛泽东、周恩来旧居(即:新院)、十二月会议旧址及高级军事会议旧址等部分组成。毛泽东、周恩来旧居是窑主留日学生马醒民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亲自设计、监修的私宅,建筑设计奇特,石结构拱券门楼垛口林立,11孔窑沿平面凹凸交错,飞檐雕梁,暗道取暖,三通纳凉,充分显示了陕北窑洞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
实践团成员也去参观了这些红色革命建筑,并从中进行学习,了解当年的共色革命历史,继承传统革命文化。
本次“走进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旅游”调查研究“三下乡”活动经过了一天的调研,对于当地的实际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实践团成员也从中感受到了丰厚的红色革命文化精神。本次的调研活动圆满完成,也相信杨家沟村会在旅游以及农业方向的发展上更进步,村民生活更加美好。
【社会实践特辑】在面对面交流中读懂乡村真实需求——文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商南县金丝峡景区开展“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活动 为响应国家号召和服务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前往商
为探索我国乡村数智化情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星野云田调查队于此暑夏之际,选定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陈村镇槐北村作为核心调研点,开展一系列关于数智民生的乡村社会调查。 2025年7月10—16日,调查团于槐北村展开了为期7天的实地调研。在此期间,调查
为探寻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2025年7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一所特色鲜明的职业本科高校)商贸学院“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开展“专业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基层调研。实践团成员与当地驻村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陈奕霖)7月17日,河北邯郸胡口小学迎支教团队开展活动的重要一天。这支团队以实际行动扎根乡村、服务基层,从课堂教学到民情调研,再到后勤保障,每个环节都彰显着新时代青年践行三农精神的担当,让胡口小学的这个夏日充满了温暖与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曹家铭)7 月 17 日,长安大学赴河北邯郸“乡村支教行·暑期心连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 河 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柳园镇胡口村胡口小学进入支教第二天。全队按支教组、后勤组、调研组、宣传组四个小组分工运行。 图 1 调研组在与村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