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是生产力,创新是竞争力。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推动科技创新,把信息科技与绿色生态相结合,并进一步了解葡萄种植产业的现状以及病虫害问题并收集相关数据,推进科技助农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7月24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11地区农产品病虫害智能识别与防治”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西安市葡萄研究所进行走访调研,用青年汗水在点滴之间汇聚起生态保护的磅礴力量,擦亮绿色科技发展的底色。
西安市葡萄研究所专门从事葡萄新优品种培育研究、生产、营销,选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户太”系列葡萄品种,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户太八号”葡萄五百亩示范园建设和推广基地。“户太八号”荣获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是西安市葡萄产业的明星级品种,成为西安葡萄行业对外交流与展示的名片与窗口。
图为研究所工作人员为实践团成员介绍研究所基本概况。
图为研究所工作人员带领实践团参观葡萄研究所。
图为研究所工作人员向实践团分享过往葡萄研究的历史经验.JPG
图为研究所工作人员向实践团分享过往葡萄研究的历史经验。
调研中研究所的负责人谈到:“户太系列葡萄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实践上的不断创新。户太系列葡萄有三宝:一是糖量高,果香浓郁,果皮与果肉易分离,果肉细脆,无肉囊;二是产量高,新研究出来的户太十一号每年结四、五茬果,增产七、八倍,一年大部分时间均有新鲜的葡萄可以采摘,这就为酿造出更优质的户太八号葡萄酒提供了更大的优势;三是营养成分高,研究所在2003年就将户太葡萄酿成的酒进行了专业的检测分析,检测结果显示户太葡萄酿成的酒中各种氨基酸和白藜芦醇含量较对照酒样高出很多,户太八号葡萄酒也可作为很好的保健品。”
实践团成员通过负责人了解到,2015年户县葡萄遭到严重的病虫害侵袭,当地多数葡萄种植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年果农的收入受到严重下滑,病虫害的防治与乡村振兴息息相关。更因此2015年后,预备防治、综合防治、节点防治、全程防治成为每年研究所的责任所在与心系之地。西安葡萄研究所在认真总结2015年病害发生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康栽培体系下健康植保的总体思路和整体要求,并根据往年病虫害的防治经验,系统性地推出了“关于户太八号病害虫害防治手册”,实践团成员通过研读防治手册及工作人员的介绍,收集“户太”系列葡萄经常性遭到的病虫害及其他罕见病虫害,丰富病虫害智能识别数据库;实践团成员向工作人员讲解智能识别病虫害程序,通过科技提高病虫害识别与放治的效率,促进葡萄产业的发展,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图为实践团观察记录的具有生态代表性的葡萄叶片。
图为实践团观察记录的已经生长霉点的不良葡萄。
图为实践团共同观看学习中国经济大讲堂关于“制造葡萄‘芯片’”的讲座.JPG
图为实践团共同观看学习中国经济大讲堂关于“制造葡萄‘芯片’”的讲座。
图为实践团成员学习并记录关于如何种植葡萄、保护葡萄的知识.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学习并记录关于如何种植葡萄、保护葡萄的知识。
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在此次葡萄研究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积极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切实把信息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厚植爱农情怀,亲临农物园地,在绿色生态与科技创新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种植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与西安市葡萄研究所的合照。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