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全国人民在革命以及不断地探索中留下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以及革命精神,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学习红色文化的鲜活教材。为此,2023年7月10日上午10:00,长安大学赴贵州遵义“红色基因我来传·乡村振兴谱新篇”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教师杨文佳的带领下,实践团队9人一行来乌江寨,游览乌江战斗遗址,传承红色基因,守望助力非遗文化。
实践队员由乌江寨进入,沿着乌江两岸观赏遗址风景。景区主要依托山水自然环境和浓厚黔北村寨民俗打造而成,整个景区规划了12个街区,建筑古意悠然,高低错落的吊脚楼融在青山绿水间,村寨宁静祥和,充分体现了地道的黔北民居特色。乌江寨度假区不仅仅致力于打造贵州休闲度假新品牌,更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致力于打造旅游振兴村落新样板、中国乡村旅游新模式、农村社会治理新示范。
实践队员步行在乌江两岸,重温战争历史。1935年3月1日,国民党中央军两个师反扑,企图夺回遵义城,红军主力在红花岗、老鸦山、插旗山阵地与敌决死战,中央军大败,溃兵沿川黔公路向南仓皇溃逃,红军一、三军团勇士乘胜长追,誓"把敌人赶下乌江去喝水"。最终乌江追击战取得胜利,红军消灭敌两整师又八个团,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为遵义战役画上圆满的句号。
最后,实践队员进入村寨了解并观赏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1月保林张氏贡面被授予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多项荣誉。实践队员观看师傅制作面条,经过和面,分面等七十二道工序,纯手工空心面才被制作出来。2007年5月通草堆画被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草片是通草堆画的原料,经过设计,制图等多道工序后,通草堆画才被呈现出来,具有独特鲜明的民族特色。除此之外,实践队员与参与当地少数民族的活动,与当地居民一起跳竹竿舞,打篾鸡蛋,在篝火晚会与各地朋友畅玩,融入并体验当地乡村风情。
作为时代新人,实践队员表示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红色资源,关心并助力乡村振兴,保护并积极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红色基因作出不懈努力!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