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探索五台街道依托秦岭生态资源,通过完善乡村规划、培育特色产业、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志愿者总队于2023年7月17日在星火村和石砭峪新村进行“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深入基层探索“党建+人才+产业+项目”全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图为五台街道合照 2023.7.17 康敏婷摄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志愿者队积极开展2023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于7月17日来到了五台街道石砭峪新村党群服务中心,对石砭峪新村党支部书记董乃会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董书记向实践团成员详细讲述了在移民搬迁政策影响下,石砭峪新村在搬迁前后的村庄构成、产业发展、环境治理、乡土人情,以及党建扶贫工作方面所取得的不匪成就,一幅乡村振兴的蓝图在实践团成员面前徐徐展开。
村中主要在保护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的前提下,聚力打造花园乡村,全面提升村内绿化、亮化、美化标准;配齐户内二分类垃圾桶、村内垃圾箱,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2A级村庄景区;落实好“河长制”、“林长制”“谷长制”等,坚决守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和石砭峪水库水源地安全,共筑绿色屏障。除此之外,我村还开展宣讲活动,提高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发动全村人民一同维护生态环境。
图为五台街道规划图 2023.7.17 康敏婷摄
村中主要是抢抓机遇,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努力打造美丽环境、催生美丽经济、创造美好生活,不断推进“三美融合”,逐步形成了以中蜂养殖、油菜、羊肚菌、铁皮石斛种植为代表的一产,以农产品加工包装、菜籽油精加工为主的二产,以乡村旅游、电商销售、特色餐饮、民宿康养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同时,好生态又会催生新经济。 随着人居环境的提升,新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基层干部们攻坚克难、实干为民,听从着祖国号召,投身于乡村田野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熠熠生辉。书记说道:“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石砭峪新村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组织生活制度,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全面落实党员承诺制、党员教育、管理常态化、制度化。全面推行‘街长制’、‘积分制’,通过长效管理,基本形成了‘街道有主导、机构有发挥、群众有参与、活动有展现、信息有互动、清洁有效果’的良好局面,夯实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群众基础。”
图为队员观看学习视频 2023.7.17 康敏婷摄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下乡活动,我受益非浅。这次实践活动我认为将会对我以后的学习起到重大作用,我坚信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必须要有很好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希望同龄人们珍惜青春,用无限的青春创造无限的美丽。“通过做事和与周围的人比较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知道怎样去提高”“如果想做就用心地做好,我相信只要用心了你便有收获!”这是我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感悟得到的。在这支实践服务队里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们既然选择来这里就应当克服一切困难,这才能体现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将来的竞争中更能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团队中大家既明确分工,又必须紧密协作,每一个人都是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