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7月15日,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新颖,青春助航”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围绕“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汉中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主题,寻访了南郑区濂水镇千亩荷园。通过社会调研,团队探究了当地荷花产业发展对乡村经济的重要带动作用,在发展乡村建设中得到启发。
走在这里,就像是走进了一片世外桃源。连绵不绝的荷花,衬托出陕南独特的建筑风格,远山秀水,近处碧绿的莲叶,形成一副“江南美”的画卷,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图为濂水镇千亩荷花
“原来这里的夏季作物主要是水稻,但是种植水稻的产量太低了,经济效益也不高,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才转变种植荷花。”濂水镇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该镇政府立足生态环境优势,积极抢抓机遇,坚持“清莲小镇、美丽濂水”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建设。该镇荷花种植总面积已达到1200余亩,现已形成了规模区域化产业示范园形态。
图为负责人为实践队介绍情况
围绕 “经济强镇、项目活镇、产业富镇、民生稳镇”的总体思路,濂水镇政府还进行了休闲景观、接待服务、垂钓、餐饮、观赏、莲藕生产区等系列的综合建设,不断增加休闲旅游元素,让游客出游更便利。既给市民和游客夏季出游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好去处,以此又能增加该镇群众的收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濂水镇也通过举办荷花观赏节,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本镇群众创造更多的增收机会为打造乡村旅游“荷花小镇”奠定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合影
南郑区仁豪生态莲藕园区的负责人介绍到:“现在我们不仅是在发展荷花这一个产业,而是要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把它做成一个一二三产融合的一个产业,让这个产业产生更大的效益。”据了解,目前,濂水镇大力发展现代化生态种养循环农业,以一产渔莲混养为主,二产莲藕深加工产品,三产旅游、餐饮、娱乐、服务、农产品展销、学研等,产业链条完善,积极吸纳当地村民务工,培养当地的能人大户,帮助村民发展水稻、莲藕等农业产业。
图为实践队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
同时,通过单一的农产品产销模式,带动周边乡村的发展,结合自身发展要求,发展为多元结合的产业。通过项目引进、政策扶持、土地流转等方式,把其他观光旅游业与莲藕产业园紧密结合起来,在园区内以及濂水河沿线规划发展休闲旅游区,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结合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的需求,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为莲藕产业园及周边农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图为千亩荷园
下一步,濂水镇还将利用濂水河自然风光优势,积极有效整合资源,将生态莲藕产业园与其他产业基地相连通,实现互通互联,从而形成全镇旅游观光、群众增收致富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同时,借助互联网,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将乡村特色产品销售出去,让“乡村振兴”之花越开越靓。
通过本次调研,实践队员充分了解了濂水镇当前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模式,在政府政策支持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濂水镇得到快速发展。在今后,濂水镇也将不断开拓新道路,激发自身潜力优势,将乡村振兴与生态建设不断发展。
【社会实践特辑】在面对面交流中读懂乡村真实需求——文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商南县金丝峡景区开展“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活动 为响应国家号召和服务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前往商
为探索我国乡村数智化情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星野云田调查队于此暑夏之际,选定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陈村镇槐北村作为核心调研点,开展一系列关于数智民生的乡村社会调查。 2025年7月10—16日,调查团于槐北村展开了为期7天的实地调研。在此期间,调查
为探寻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2025年7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一所特色鲜明的职业本科高校)商贸学院“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开展“专业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基层调研。实践团成员与当地驻村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陈奕霖)7月17日,河北邯郸胡口小学迎支教团队开展活动的重要一天。这支团队以实际行动扎根乡村、服务基层,从课堂教学到民情调研,再到后勤保障,每个环节都彰显着新时代青年践行三农精神的担当,让胡口小学的这个夏日充满了温暖与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曹家铭)7 月 17 日,长安大学赴河北邯郸“乡村支教行·暑期心连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 河 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柳园镇胡口村胡口小学进入支教第二天。全队按支教组、后勤组、调研组、宣传组四个小组分工运行。 图 1 调研组在与村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