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我国在新时代推动农业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步骤,关乎着社会公正,关乎着农民福祉。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号召,实践团前往商洛市镇安县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团和秦香兰室香专业种植合作社法人朱有云先生以及镇安县办公室刘小波主任的合影。郝一帅摄
2023年7月9日早上8时,在商洛市镇安县秦兰室香专业种植合作社内,西安石油大学“兰之猗猗,扬扬其香。”实践团队正在专心致志参观着平时不曾见过的珍贵兰花,专业人员细细讲述它们的来历以及明白这些兰花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
实践团队首先对当地著名企业秦兰室香专业种植合作社的法人朱有云先生进行了交流与采访,他同时也是镇安县兰花科研保护协会的副会长、陕西省兰花科研保护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兰花协会理事。
图为实践团成员听朱有云讲解兰花生长习性,及其经济效益。尹菲摄
通过交流实践团队不仅得知了兰花的各种习性与特点,也对此认真的做了各样的记录,例如兰花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5-25℃之间,当养殖的温度有较小的浮动时,并无需担心,但浮动不可过大这些需要极为注意的特点。这次交流让实践团更加确切的明白了养殖兰花是一件格外需要细心与耐心的事情。而在十三五脱贫攻坚期间,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共同出力的经营模式下,秦香兰社带动当地贫困户60户解决了就业问题,让实践团心怀敬佩。
在交流过程中,实践团队也表明了自己的来意,想要对此地兰花进行宣传,拍摄宣传视频,以及促成实践基地的建成。在宣传过后,让更多人知道“兰花小镇”的名字,促进当地兰花产业的发展,而实践基地的建成,也有助于之后的大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与社会进行交流。
图为实践团成员员与秦香兰社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陈子康摄
朱友云先生爽快的答应了,且为表示友好,也送给了实践团队一副蕙兰的画,画上的兰花栩栩如生,实践团队十分欣喜的收下,大家最后一起合照,为此次圆满的会面落下句号。
图为朱友云先生赠予实践团一副蕙兰的中国画。陈子康摄
当天下午,在王晓玉女士的带领下,西安石油大学实践团队参观了兰花展出举办的地方,一路上大家都对兰花啧啧称奇。在王晓玉女士的介绍下,实践团队明白了秦兰香室的目标是将营胜村打造成为以兰文化为主题的兰花小镇,带动当地旅游发展,实现文化为魂、产业为基、山水为韵、三产强村的目标。大家一边欣赏了由著名画家在村户的墙壁上所绘关于兰花的画,一边也更加坚定了大家想让营生村变得更好的意愿。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镇安兰花产业园内部。阮博雅,尹菲摄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西安石油大学“兰之猗猗,扬扬其香。”实践团队对美丽摇曳的兰花的经济价值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同时大家也真正明白了小小的一株兰花在“乡村振兴”中也会起重大的意义。
在未来,实践团队呼吁更多更多的西安石油大学学子参与进来。会有越来越多人看到兰花的美丽,进而去探寻其背后珍贵的意义。那时,兰花会摇曳着美丽的姿态,向所有来访者问好。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