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安大学“感受亘古荒原变千亩绿洲奇迹·调研体会搬迁群众生活变

2023-07-28 浏览:

感受亘古荒原变千亩绿洲奇迹·调研体会搬迁群众生活变化

       为了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通过社会实践长才干、增见识,切实感受党和国家的发展成就,长安大学赴宁夏吴忠红寺堡“感受亘古荒原变千亩绿洲奇迹·调研体会搬迁群众生活变化”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开展社会实践。本次活动围绕调研移民搬迁前后群众生活变化,感受红寺堡乡村风貌、人文景观、农业农村发展的崭新面貌,游览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丽画卷中的景色。

 

砥砺前行,不忘昔日艰苦岁月

 抚今追昔守初心,鉴往知来踏征程。实践队前往移民旧址和文化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走在移民旧址这片交陌纵横的热土地,放眼望去,绵延起伏的断墙残垣展现了搬迁之前村民生活的不易,红寺堡区对现有旧址资源加以修复保护并合理利用,复原其独有的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使之成为群众记住乡愁、缅怀感恩之地和红寺堡沧桑巨变、移民工程造福群众的有力见证。实践队员从红寺堡区天翻地覆的变化深刻感受到红寺堡区人民群众为实现全面小康攻坚克难的铮铮决心,而他们“暴霜露,斩荆棘”的不畏艰难的精神会被实践队员带入到学习生活中去,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夺目绚烂光芒。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移民旧址农具

为了学习了解红寺堡移民历史,实践队员们前往了宁夏移民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和参观。移民博物馆采用移民文物、展板、实物模型、录音资料等多样的方式生动展现了宁夏南部各县区人民群众自强不息的移民奋斗历史。博物馆全面记录和真实再现了宁夏扶贫移民工作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和宁夏“双百”扶贫攻坚伟大成就,彰显了宁夏民族团结、繁荣发展和移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务实苦干、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在这次宁夏文化馆的参观和学习中,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宁夏地区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独特的魅力,这些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

image.png

图为讲解员为实践队员讲解红寺堡移民过程

踔厉奋发,奏响乡村振兴之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20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弘德村时指出,乡亲们搬迁后,更好生活还在后头,希望乡亲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实践队参观调研杨柳村、弘德村和永新村之后也发现如今的红寺堡乡村不仅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仍充满着稳步发展的劲头。

实践队同杨柳村村党支部书记马志瑞开展座谈会交流时,马志瑞指出当前杨柳村正发挥着葡萄、油桃、黄花菜等特色产业优势,有效拓展产品销售,促进农民增收。此外为顺应数字经济的发展,杨柳村也在探索直播助农的道路上寻求发展,多措并举,帮助村民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问题,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image.png

图为杨柳村村党支部书记马志瑞与实践开展会谈

随后,实践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走进红寺堡弘德村,参观了弘德村党员教育学习基地和弘德村扶贫车间,并与弘德村村党支部书记刘克银展开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当地村民生活变迁和乡村振兴事业。刘克银指出,在搬迁之初弘德村环境恶劣,黄沙漫天,不利于农业种植,老百姓穷、村集体更穷,人均年收入不足1800元。为了让大家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村里依靠政策支持和资金帮扶,因地制宜发展肉牛养殖、特色种植、劳务输出等优势特色产业,让移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一变为现实。

image.png

图为弘德村村党支部书记刘克银与实践队开展会谈

最后,实践队前往红寺堡区永新村,永新村党支部书记王浩带领实践队参观了永新村的智慧民宿产业。近年来,永新村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探索“旅游扶贫+”思路,以民宿、采摘、美食、研学等特色游为主题,打造“永新智慧民宿”。不仅如此,永新村智慧民宿采取“民宿旅游+餐饮住宿+果树认养+土特产销售”的模式,让游客来一回,住宿餐饮、生活体验和特产带货“一站式”到位。同时,王浩表示自从民宿产业做好后,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好了,收入更高了,日子也更幸福了。

image.png

图为永新村党支部书记王浩与实践队开展会谈

一直以来,红寺堡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忘初心、厉奋发、真抓实干,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奋力走出具有宁夏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实践队员看到了红寺堡区以特色农产业为主,带动多种产业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决心,领悟到积极探索发展道路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激励实践队员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中,为乡村振兴壮丽画卷添上一抹自己的色彩。

不忘初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人们生活是否富裕,村里是否有活力,关键看村民的神态。实践队员们走进村子时,发现这里的村民眉开眼笑,充满着幸福感。为深入体会红寺堡群众生活变化,实践队员就搬迁前后村子的变化这一问题采访了几位村民,村民们纷纷表示,搬迁后村子的变化很大,大家收入提高了,出行更加便捷,教育办学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尤其是环境,植被变得多了,风沙变得少了,更适合宜居了。参观移民旧址与移民博物馆后,实践队员们也深深感受到红寺堡区变化之大。如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村民

      

       此外为深入了解红寺堡区产业发展情况及基层单位在乡村振兴,防灾减灾、农业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助农助产政策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实践队前往红寺堡区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应急管理局、吴忠市生态环境局红寺堡分局等多部门展开座谈进行实践学习。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同农业农村局座谈

各基层单位真切地希望新时代青年学生能够多关心基础民生问题,以实际行动投入到具体现实问题中。同时希望青年学生能够为乡村振兴、农民脱贫致富贡献一份力量,在祖国这片热土之上绽放青春绚丽之花。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实践队员纷纷表示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提出的殷切期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大学生既是乡村振兴各类人才梯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力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行走课堂”中增长见识才干,让青春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彰显担当。

 


责任编辑:lkkkr
相关文章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