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双创赋能,红色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团一大纪念馆开展深入学习和参观活动。这次实践活动以红色教育为主题,旨在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重走革命先辈的足迹,感受中国革命精神的永恒魅力。
走进团一大广场,实践团成员首先被一座“书本”形状的红砂岩雕塑和一栋红白色调相间的民国建筑吸引。这些视觉存在点亮了周边,带领着他们穿越到百年前的红火岁月,感受一群热血青年的脉搏奔流。
激发青年使命感,红色教育永不熄灭
团一大纪念馆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和青年共产国际指导帮助下成立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见证地,见证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历史发展进程。实践团队成员在参观中深入了解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望也让他们深感责任重大。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认真参观学习 郝思琦摄
“习总书记寄语青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位实践团成员表示,这句寄语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作为当代青年,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希望,他们要勇于担当,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走革命足迹,感受百年热血脉搏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参观中,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与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与党心连心的重要性。自建团以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党缔造和领导的青年政治组织,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团员青年为中国的进步事业而奋斗。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坚定理想信念 李丹摄
“走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感受到那个激情四溢的年代,我们不仅是参观者,更是时代的传承者。”一位团队成员表示,通过参观团一大纪念馆,他们更加坚定了走好青年的未来之路,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感悟革命历史,团队成员深受鼓舞
此次实践活动的收获丰富,通过重走革命先辈的足迹,团队成员深刻领悟到红色教育的重要意义,感受到红色精神的强大力量。他们表示,将继续努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学习和社会实践,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纪念馆门前合影留念 陈鑫摄
实践团成员的参观学习活动得到了团一大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的高度赞扬,他们表示,这样的青年实践团队是社会进步的希望,希望更多青年能够加入到弘扬红色精神的行列中来,共同谱写中国青年的壮丽篇章。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