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前途的信心。近日,西安科技大学202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双创赋能•红色筑梦”实践团走进广州起义纪念馆。
广州起义纪念馆,即广州公社旧址,为原国民政府广东省立公安局,位于中国广州市起义路200号之一,是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张太雷同志领导发动广州起义而建立的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所在的旧址,其中设有广州起义陈列馆。广州起义陈列馆展览面积900平方米,以150多件珍贵的文物资料,350多张历史图片和照片,完整地展示了广州起义的过程,生动地再现了广州起义的历史情景,弘扬了广州起义的伟大历史意义。
在广州起义纪念馆展览馆一楼,陈列着一条已然褪色泛白的红布带。红布带是国家一级文物不仅被陈列在最醒目的展柜,也被设计在展馆的序厅中,它就像一条穿越时空的纽带,将革命的风云和今天的宁静,连接在一起。
参观过程中,一张张照片展现着英勇的革命先烈们,让我们为他们的英勇牺牲而黯然神伤。他们是革命的先锋,他们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红色基因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真实的体现,而我们西科学子,也应该在今后的生活和事业中传承和弘扬这份红色基因。
参观结束后,我们驻足在广州起义纪念馆前的纪念碑前。碑上铭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仿佛是对先烈们的永远怀念和敬意。我们心中涌上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不辱历史的重托。这次参观广州起义纪念馆,让我们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伟大力量,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红色血脉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我们要像先烈们一样,始终保持信仰,坚守初心,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离开广州起义纪念馆的时候,我们的心中满是敬意与感慨。红色故事厚植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所承载的红色精神也必将继续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更加壮丽的诗篇。青年一代肩负民族复兴大任,应当珍惜韶华,学好过硬本领。用过硬本领回应时代挑战和责任担当,让青春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里绽放。我们西科学子也应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红色文化会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继续发扬光大,直至永恒。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