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赴山东烟台产区“犇鲁耕酿”调研队调研了山东蓬莱丘丘山山谷产区。
山东蓬莱丘山山谷产区是中国最具潜力的葡萄酒产区之一,位于渤海之滨,背靠丘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资源。该产区于2019年通过了中国葡萄酒行业协会的小产区认证,成为国内第二个、山东首个获得此项认证的区域。该产区目前已拥有多家精品酒庄,包括木兰沟村的仙岛酒庄、瓏岱酒庄、安诺酒庄和逃牛岭酒庄等,形成了以“优质产区、特色葡萄园、精品酒庄、标准引领”为发展定位的产业格局。
木兰沟村是丘山山谷产区的核心村庄,也是烟台市目前唯一上榜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该村自然风光优美、交通条件便利,发展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该村以酒庄为抓手,积极开发“葡萄美酒+休闲度假”特色旅游产品,激活田园风光、民俗风情、传统民居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品。同时,该村还举办了多项节庆赛事活动,如葡萄酒庄超级马拉松赛事、农民丰收节、欢乐蓬莱年年货节等,给乡村旅游加入了时尚元素。
仙岛酒庄是木兰沟村的一颗明珠,由法国拉菲罗斯柴尔德家族投资建设,是一家将人文、艺术、生态融为一体的精品酒庄。该酒庄占地242.37亩,目前葡萄种植面积132.66亩,平均藤龄10年左右,依据园中山形地貌开垦出172级梯田小地块,种植了赤霞珠、品丽珠、梅乐、小味儿多与霞多丽等品种。该酒庄采用法国传统的手工采摘和人工分选方式,保证了原料的高质量。该酒庄的首款产品“仙岛逸湖”于2019年正式上市,并在2020年荣获中国最佳红葡萄酒奖。
瓏岱酒庄是仙岛酒庄的邻居,也是法国拉菲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全球的第八个酒庄,也是家族第一个亲自设计建造的酒庄。该酒庄总体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含16个村庄,其中省级美丽乡村7个。该酒庄的葡萄园分布在360级的梯田上,这样的结构能有效地保护土壤结构,但是也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该酒庄的首款产品“瓏岱”于2019年正式发布,是一款由赤霞珠、品丽珠和马瑟兰混酿而成的干红葡萄酒,首发年份为20178。
安诺酒庄是丘山山谷最年轻的酒庄之一,由安诺香港控股、上海诺毅投资和安诺其集团联合打造,于2019年正式开放。该酒庄占地1200余亩,其中八分之一的面积留给了这座大雁湖,风吹波动,带来了浪漫的水岸气息。该酒庄的建筑透露出西班牙风格的特点,石砖和浅色墙面营造出质朴温暖的复古氛围。该酒庄拥有400亩葡萄园,种植了小味儿多、马瑟兰、赤霞珠、美乐、霞多丽等品种。该酒庄的酿酒师邵亚楠曾在法国波尔多学习和工作多年,将法国的酿酒技术和蓬莱的风土条件相结合,创造出安诺酒庄的独特风格。该酒庄于2021年上半年获得了14个奖项,其中雁湖在5月份获得中国葡萄酒峰会大金奖。
逃牛岭酒庄是木兰沟村另一颗明珠,由法国知名酿酒师Pascal Durand教授投资建设,是一家集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酒庄。该酒庄占地约600亩,种植了赤霞珠、品丽珠、马瑟兰、小维尔多、霞多丽等17个葡萄品种和品系。该酒庄可年产葡萄酒约20万瓶。该酒庄有三个系列的产品:逃牛岭自酿系列、逃牛岭甄选系列和逃牛岭专属系列。其中逃牛岭自酿系列是由Pascal Durand教授亲自监制的高端产品,采用100%自产自销的原则,体现了丘山山谷产区的风土特色和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山东蓬莱丘山山谷产区是一个典型的以葡萄与葡萄酒为主导产业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域。该产区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和资本,打造了一批具有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的精品酒庄,提升了当地葡萄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该产区也注重发展与葡萄酒相关的配套产业,如旅游、餐饮、住宿、文化、教育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据统计,2019年,该产区接待游客达到了1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30%。该产区还被评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该产区不仅关注经济效益,更重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该产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措施,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实施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等,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该产区还积极开展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提高了农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增强了农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该产区还通过举办各种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了农民的素质和能力,拓宽了农民的视野和思路。该产区还通过引进外来人才和资金,促进了当地的人口流动和社会融合,增加了当地的活力和魅力。
总之,山东蓬莱丘山山谷产区是一个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的乡村振兴典范。该产区以葡萄与葡萄酒为主导产业,打造了一个具有国际水准和地方特色的优质品牌。该产区以旅游为支撑产业,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特色产品。该产区以生态为基础产业,保障了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该产区以文化为灵魂产业,传承了一个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风情。该产区以人民为中心产业,实现了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和幸福生活。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