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安大学诸暨实践队开展研学调研社会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 2023-08-30 浏览:

 2023年8月,长安大学国际交通学院“扬帆求机械创新,长安助乡村振兴”暑期实践队的8名师生,从全国各地,跨越千山万水,齐聚浙江诸暨市,开展为期一周的研学调研社会实践活动。

为加深团队成员对自身专业,尤其是车辆工程、电气控制等相关知识的基础认知理解,拓展成员专业认知,了解产业发展趋势,接触前沿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丰富成员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在带队指导老师韩泽秀的带领下,来到诸暨实践活动第一站——和创电机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两日的参观学习。

8月2日是实践队在公司实践的第二日,企业董事李嘉晖为团队成员实践提供了细致严谨的指导与帮助,更好地帮助队员了解了公司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传授专业知识。

首先,李董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企业磁钢工作加工车间,走至加工车床前,李董饶有兴致地向队员们介绍道:“磁钢产品是和创主要制造加工的产品之一,磁钢是一种永磁合金,广泛运用于电子设备、汽车工业部件、医学磁疗器等重要设备的制造,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随后李董来到磁钢加工流水线,拿起一块未经充磁的磁钢零件,让队员们细致观察,“大家可以发现,我们生产的磁钢产品外包套着一层铁质外壳——“铁碗”,“铁碗”可以增强磁体的磁力”。李董还向队员们展示了包装好的、包裹着胶套的磁钢,“这是包裹着橡胶套的磁钢,由此处冲胶车间生产,也是我们磁钢产品的一种,用途广泛,可以做相机吸附架,十分稳固“,李董解释说。在李董的带领下实践队来到最后一站——充磁车间,所有的刚生产出来的磁钢器件是未经充磁的,是为了防止因磁性带来的不便与危险,磁钢器件经充磁后,将被分隔包装出货。

图片1.png

参观学习完磁钢工作加工车间,李董带领团队成员来到和创作业厂房,继续向队员们介绍厂房的工作区域和职能。电机装配流水线,是整个厂房的核心部分,从金属材料库、物料周转区、电机转子定子生产线运来的零部件在这里经工人师傅、自动化机械的安装组配,变为一台台崭新的电动机。“这还没完,装配好的电机在出厂前还要被送到电机测试车间进行出厂检验”,李董指向放在测试架上大大小小的被测电机说到。

待团队成员完成工作车间的参观学习,李董为实践队带来了此次和创电机有限公司的“最终挑战”。厂房王主任负责将实践队成员分开,并安排每个人在车间实践的任务目标。在王主任的分配下,实践队领队李俊霏和小队安全员武靖凯跟随赵师傅进入金属材料库,队员杨天乐、宣传员杜子祥跟随仓库管理员实践,队员吴晨翔、韦文博在工厂资深师傅的带领下参观电机转子、定子、轴子、外壳的制作工序流程,队员缪羿作为摄影师负责照片与视频的拍摄。

图片2.png

李俊霏与武靖凯两名队员在赵师傅的耐心指导下,逐渐熟悉了此次实践的任务和操作。他们主要负责将厂房库存中不同大小型号的毛材料进行尺寸的测量和数量的标注,并替换旧标签,方便工厂整理归纳。这项任务要求两位队员熟悉游标卡尺、卷尺的使用读数,并考验了成员间的默契分工能力。如何更高效的替换材料上的旧标签?两人决定,李俊霏负责旧标签的清理和重新贴放,武靖凯则负责新标签的书写和不确定原零件尺寸的测量。长期暴露在外的金属毛材料在连天暴雨的侵蚀下锈迹斑斑,为测量和替换旧标签增添了难度,“这是我们第一次带手套工作,一套操作下来,手已经感受到闷了”,“取下负责固定标签的磁体也是一件意想不到的难事,我们严重低估了磁体与磁体之间牢固的吸力,经过尝试摸索,我们掌握了通过侧推分离磁体的方法,认识到磁体吸力的同时还涨了经验知识”,李同学说到。

图片3.png

杜子祥、杨天乐两名队员则被委任了仓库零件分离整理的工作。“仓库里有许多模型作用相同,但大小尺寸不同的零部件,它们需要人工判别并进行分类归纳”杜子祥介绍道,他们用游标卡尺比对尺寸,将相同尺寸大小的零部件码放在一起。“这虽是一件重复枯燥且费时费力的工作,但它是有意义的,一劳永逸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也能培养个人的观察动手能力”。杨天乐同学笑着说道。

吴晨翔、韦文博两位同学在工人师傅的带领下,观摩了电动机重要部件的制造过程。“转子是电动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在车间里将永磁体压入转筒,进行进一步加工封装做成转子,转子与线圈缠绕而成的定子组装形成电机的基本骨架”。师傅向两名队员介绍道,“通过李董和刚刚师傅的详尽介绍,我对工业电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已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印象,这对我日后的专业学习有着强大助力”。吴同学说道。

工厂实习,如火如荼。带着劳动过后愉悦轻松的心情和满是汗水的队服,实践队成员结束了此次工厂实习,带着满怀收获的硕果,自信地去奔赴下一个不一样的山海。

责任编辑:杜子祥
相关文章
踏访潼关探遗珍,建院青年护文脉 —— 西安建筑科技大

踏访潼关探遗珍,建院青年护文脉 —— 西安建筑科技大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宋昊昕 马嘉炜) 寻文脉根魂,守古韵新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夏文脉寻踪团于8月27日奔赴潼关,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依托建筑、规划专业优势,深入古城街巷、博物馆及历史遗迹,在实地调研中锤炼专业技能,为当地文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7月17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黄花集团,与企业负责人何小强厂长深入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并在企业周边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相结合,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图为团队成员到访企业合照。秦佳雨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7月14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樊晓莹和李思敏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咸阳市秦创原总部大厦人才大市场,开展了一场以“解码陕西工业密码”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互动交流,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秦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7月19日,盛夏的华州,阳光铺洒在古朴的街道上,“秦创原赋能成长”三下乡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此集结,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探索,奔赴一场与华州皮影的深度之约。此行,我们不仅要触摸这项非遗艺术的温度,更要用行动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