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建大学子参观革命圣地宝塔山:寻访革命遗迹,赓续红色血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3-08-12 浏览:

陕西大学生网延安8月4日电(通讯员 刘冬妮)“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的重要指示,进一步体会延安精神,了解红色革命遗址如何更好地进行保护和利用,8月4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本土营建团队成员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山景区进行参观学习,开展”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下深入感受“巍巍宝塔山,滚滚黄河水”的红色文化魅力。

image.png


                            图为带队老师在给团队成员们讲解。通讯员 刘冬妮 摄

宝塔山,永不倒下的革命信仰

8月4日,本土营建团队全体成员随带队老师乘坐大巴来到红色革命根据地延安,参观宝塔山纪念馆。据了解,宝塔山高约300米,山上有一座古塔,名为宝塔。在抗日战争时期,宝塔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所在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在这里领导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争。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宝塔山上召开了著名的七大,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和方针,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宝塔山不仅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点,更是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宝塔山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激励着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在听了带队老师对延安宝塔山的历史文脉的讲解后,团队成员的心中对宝塔山有了深入的了解。团队成员杨雨璇不禁感叹道:“延安精神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新中国的成立真是来之不易,宝塔山就象征着我们心中的革命信仰。”

宝塔山,永不磨灭的爱国热情

登上巍巍的宝塔山,岭山寺塔屹立在眼前,尽是沧桑和古典,历史的痕迹展现在眼前,据老师介绍现存塔高44米,塔基周长36.8米,为八角九级阁楼式砖塔,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站在岭山寺塔前,狭长的延安老城尽收眼底。同学们不禁好奇延安奇特的城市地形,于是老师向大家做出了延安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发展条件艰苦的解答。然而,延安当时是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心,成为了无数爱国青年向往的地方。宝塔山就是一座永不熄灭的革命灯塔,指引着无数革命志士前仆后继,投身革命。

高耸的岭山寺塔和它周围一圈的红旗交相呼应,许多游客在这里不禁感叹当年共产党人的筚路蓝缕,同时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成为一个爱党爱国的有为之人。不少成员都心潮澎湃,爱国情怀在这一刻到达了高潮。

宝塔山,永不改变的革命指向

从探索之路往下行,走在台阶步道上,靠山的一侧为自然裸露的岩石,这一不规则的路径象征着1921年以前的革命先辈对近代中国发展探索的艰辛与不易,走在这条路上的每个人都对革命探索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进入宝塔山景区的轴线序列,站在党旗下回望宝塔山,大家再一次被延安精神所深深感动。苍老的宝塔象征着过去的革命战士,而站在党旗下的青年人代表着国家的未来。

image.png


                           图为团队成员在党旗下回望宝塔山。通讯员 刘洛涯 摄

团队成员伍艾嘉有感而发:“我们在学校‘三下乡‘活动的号召下,前往红色革命基地进行参观学习,我深深地被宝塔山的气势所震撼,它指导我们坚定不移地向前行,怪不得来之前听过一句话叫不到宝塔山,不算来延安。”

宝塔山,永远传承的经典范例

老师带领着实践小队成员沿着中轴线往下,给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宝塔山景区的设计理念:将建筑融入环境,采用层层退台的建筑手法来消弱建筑体量,建筑风格延续地域文化,体现出建筑的风土美学,保留北侧的排窑,实现新旧建筑共生。


image.png


                          图为带队老师在给成员介绍设计理念。通讯员 张津榕 摄

红色革命遗址是见证了党领导人民百折不挠的斗争历程,是中国精神的重要承载物,是物化的历史教科书,保护革命遗址有助于发扬革命精神,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未来即将成为建筑行业里的一员,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再一次感到责任的重大。

站在前行广场上遥望远处的宝塔山,那首荡气回肠的《延安颂》仿佛在耳边响起,激励着无数青年人奋发向前。西建大建筑学院本土营建团队有幸来到这片革命热土上再次接受延安精神的熏陶,努力成为社会有用之人,为国家的富强安康贡献当代青年的力量。

 

image.png

                                  图为在团队党旗下的合影。通讯员 张津榕 供图


责任编辑:刘冬妮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