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扶贫·益路同行”长安大学在行动
通过市场调研、走访地方企业等形式,学习安康市“大数据+”智慧扶贫模式,深入了解乡镇企业产品包装的市场需求、市场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优化农产品包装和宣传提供理论支持,实实在在为乡村振兴添一份力。7月25日至29日,在指导教师许超然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陕西安康“文创扶贫·益路同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陕西安康开展为期五天的以文创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一:
感悟历史文化,回顾发展历程
安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一代代安康人在此繁衍生息,绵延出了博大精深的汉水文化。苍苍秦岭,泱泱汉水,孕育了安康这个美丽的城市。为了更好的了解安康的风土人情,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实践队前往金州文化摄影墙和安康博物馆参观学习。
7月25日下午3时,实践队到达安康市汉滨区参观金州文化摄影墙,负责人胡珍经理从“山水安康、历史安康、人文安康和食色安康”四个方面向实践队成员介绍了安康历史文化。安康市,别称“金州”,位于秦巴之间、汉水之畔,气候温润,植被丰茂,是早期人类繁衍、生息之地。安康民俗风情复杂多元,在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生活方式,有人将这些生活方式和习俗概括为“安康八大怪”:“家家户户泡酸菜,蒸面稠酒人人爱,尼龙袜子套草鞋,石板上房当瓦盖,背篓里面把娃带,虫虫能当下酒菜,杀猪不卖薰起来”。从胡经理的讲解中,实践队成员就感受到了安康市当地居民的质朴与热情。
7月28日上午,实践队前往安康博物馆深入学习安康特色资源,感悟人文历史,传承安康的红色精神。在第一、二展厅展示了安康的生物、水、矿藏和人文旅游资源以及古代文明发展史,展厅通过实景再现和场景绘制相结合的方式,辅以声光电技术,让队员们跨越时空与历史安康零距离对话,深刻体悟浓郁的汉水文化。安康还是“三线”建设的主战场,由铁道兵、民兵和学生组成的83万筑路大军在襄渝铁路和阳安铁路上书写了中国铁路修建史上最为壮烈的一幕,展览将当年施工场景还原,再现了那段激情岁月。除此之外,安康博物馆还有烈火记忆——安康抗战专题展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在神圣的党旗下,许超然老师和队员们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实践队员们一同阅读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党史学习资料,队员们在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和血脉。
活动二:
缅怀抗洪先烈,继承抗洪精神
为了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缅怀抗洪先烈,继承抗洪精神,7月26日上午,实践队前往安康市汉江公园重温1983年安康人民抗击洪水的英勇故事,传承“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伟大抗洪精神,弘扬“顽强拼搏、强国有我”的时代精神。走进朝阳门,映入眼帘的是镂刻于古墙之上的抗洪浮雕,生动展现出抗洪的艰辛场景,站于浮雕之下,队员们设身处地感受当时灾难的无情与人民群众抗洪的决心。望着泱泱汉水奔涌而去,实践队成员在江边讲述抗洪故事,分享对抗洪精神的理解与感悟。接着队员们参观了汉江公园,公园沿江从低到高逐级布置亲水区、绿化休闲区和防洪城堤三个层次,依江傍水,精心规划,携城堤之雄伟,溶汉江之灵秀,在作为安康人民休闲娱乐场所的同时,更肩负着保卫市区居民安全职责。
历史无法被抹去,我们在铭记灾难伤痛的同时,亦不能忘记在抗洪救灾中英勇牺牲的战士们。实践队成员一同观看了1983年洪灾纪实视频,适时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暴发了四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这场洪水使安康城满目疮痍,十万之众痛失家园,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灾情出现后,人民子弟兵立刻赶赴灾区一线,开展打捞救灾工作,在政府的领导指挥与群众的守望相助下,这颗秦巴之地的明珠终在灾难面前挺了过来。7月26日下午,实践队前往烈士陵园缅怀抗洪救灾中牺牲的先烈,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奉献自我的精神,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筑牢信仰之基,坚定理想信念。站在抗洪烈士纪念碑前,实践队成员怀着崇高与敬仰的心情为烈士们鲜花,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无尽的怀念。
活动三:
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深入了解乡镇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实践队前往石泉县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蚕丝、旅游等产业发展情况,以及企业产品包装的市场需求与现存问题,为优化农产品包装、提高产品销量提供理论支持。
7月27日上午,实践队参观了石泉熨斗茶业有限公司,非物质文化遗产柚子茶传承人龙群英女士以茶待客,在氤氲茶香中介绍了柚子茶的悠久历史、制作过程、作用功效、饮用方式及传承中遇到的困难。关于销售方面,重点了解产品包装问题,柚子的外形尺寸跨度较大导致包装尺寸标准难定,其还需兼顾防水防潮等功能,种种难题引发了队员的深思。下午,实践队前往天成缫丝厂进行参观学习,在厂内负责人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蚕丝的加工环节。在抽丝厂房中,工人们在机器上熟练地索绪、理绪、集绪、在茧丝缫完后或中途断头时添绪和接绪,再将蚕丝染色织绸变为胚绸,再到软化变为绸直接售卖给纺织厂或收购商,平凡的蚕蛹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不平凡的生活变化。负责人提到,缫丝厂为农户们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当地居民发家致富,缫丝厂与养蚕户们签订蚕蛹收购合同,保障农户们的最低经济收入。鎏金蚕企业发展蒸蒸日上,不仅发展当地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而且推动着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