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等教育 >

【西迁新传人】涂康生: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就是我做科研的意义

来源:交大新闻网 编辑:崔可嘉 时间:2021-09-11
导读: 2021年初,中国专家普通外科领域和肝病科领域学术影响力百强榜揭晓,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胆外科“80后”副研究员涂康生分别排名第54位和第44位,系一附院最年轻的入选者。 从肝胆外科医生到专职科研人员,翻阅涂康生的“成绩单”,很是亮眼:入职7年,他主持国...

2021年初,中国专家普通外科领域和肝病科领域学术影响力百强榜揭晓,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胆外科“80后”副研究员涂康生分别排名第54位和第44位,系一附院最年轻的入选者。

从肝胆外科医生到专职科研人员,翻阅涂康生的“成绩单”,很是亮眼:入职7年,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10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先后在《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肝脏病学》(Hepatology)、《分子癌症》(Mol Cancer)等杂志发表SCI论文53篇,完成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评“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西安交大“十大学术新人”、一附院“明日之星”“青年岗位能手”,入选西安交通大学医部国家级人才后备人选支持计划……

谈及这一切的荣誉和称赞,涂康生有些不好意思,“我只是尽我所能做好本职工作,希望能为国家早日攻克肝癌这一世界性难题贡献一份力量。”

“要去做‘有用’的科学研究”

肝癌是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是肝癌的“重灾区”,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占全球的50%左右,且具有高度异质性,病因、治疗、预后情况与欧美肝癌并不相同,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

学生时代就立志在肝胆外科领域作出一番事业的涂康生,2014年博士毕业后,踏上了他的“逐梦路”成为了交大一附院一名穿梭在病房间的住院医师。跟踪病情发展、撰写病历档案、确定治疗方案……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中,涂康生接触了大量肿瘤病人。

由于肝癌在患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且进展特别快,很多患者都会错过治疗的“黄金期”,丧失手术治疗的机会。“恶性肿瘤是一个沉重的疾病,我常常思考,怎样能够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关键机制,从而帮助更多的患者。”涂康生感到肩上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7年,对33岁的涂康生来说是一次深刻的转折。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荷美尔癌症研究中心做博士后时,他萌生了专职从事科研工作的想法。“我们国家的临床水平是世界一流的,但研究水平还没有那么突出。若不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就不能彻底解决肝癌这个世界难题。”在涂康生看来,解决肝癌的基础研究问题是关键核心,也是最具难度的“硬骨头”。平日里温和儒雅的他,此刻“犟脾气”却上来了。“正是因为它难,才更亟待解决,为何不与之一搏呢?”

回国后,涂康生进入肝胆外科实验室,投身肝脏恶性肿瘤领域基础研究及临床和转化应用研究。由于前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的研究更具针对性,且临床意义重大。

2019年,他进入西安交大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2021年合作开展“恶性肿瘤筛查和早期诊断新技术研究”。项目基于PCR技术提出开发超快、多重、全自动、一体化分子诊断系统,旨在实现用“一套试剂、一张芯片、一台仪器、一键操作”,在“一小时内”实现检测全流程工作。

他还联合地方与企业相继进行“基于蛋白泛素修饰酶的抗肠癌药物新靶标发现和干预研究”和“智能响应型热释电纳米PROTACs用于肝癌热动力免疫代谢治疗及机制研究”,将蛋白泛素修饰酶、PROTACs技术用于恶性肿瘤治疗,并致力于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要从病人中来,最终回到病人中去。这是我作为一个临床出身的科研人员该做的事情。”涂康生的眼神透出光亮。

“做科研就是要坐稳‘冷板凳’”

科研的本质,是敢于探索“无人区”。

专职科研工作多年,涂康生坦言自己也曾有过失意与彷徨,“医学基础研究是投入巨大且进程缓慢的苦旅。就像在黑夜中摸索前行,前路没有路标,你并不确切哪条路走得通。”

但如果每个人都走着前人搭好的路,何来发现未知、何谈科学进步?

“科学研究要坐得住冷板凳,坚持很重要。”涂康生师从国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刘青光教授,“刘教授鼓励学术创新,又强调治学严谨,这一点深深影响了我。”

如今,作为一名年轻的博导,涂康生又将严谨踏实的作风传承给他的学生。课题组现有研究生20人,平均都是“95后”。这支富有生机活力的队伍也是“成果满满”,国家奖学金“拿到手软”:团队成员王宇锋博士、刘志奎博士、李超硕士获评西安交大优秀研究生标兵,孙联康博士获评陕西省优秀毕业生。

前不久,由刘青光教授和诺贝奖获得者Gregg L. Semenza教授合作的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综合性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在肿瘤缺氧微环境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王宇锋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涂康生为共同第二作者。

在学生眼里,涂康生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涂老师不仅会毫无保留地传授他的科研‘干货’,我们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他也总会像兄长般热心给予关怀和帮助。”他们亦师亦友、教学相长,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我经常告诉学生们,要在科研中多吃一点苦,多给自己一些压力,同时也要享受发现的快乐,相信每一分扎实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涂康生说。

责任编辑: 崔可嘉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