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通讯社三区联合举行团日活动
金秋十月,西安交通大学学生通讯社兴庆校区、雁塔校区、创新港部联动,组织50余名成员积极开展第三十六届学生社团“最佳团日”活动。围绕“为交大之光,为宣传之光”的主题,社团成员们分别进行了参观交大西迁博物馆、探访创新港涵英楼、打卡校园雕像以及系列“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
不忘初心,再走西迁路
10月13日,兴庆校区通讯社24名社员一起参观了交大西迁博物馆。在讲解员黄随带领下,成员们从溯源南洋到交通大学西迁,“从南洋走来”到“与国家民族同向同行”,从“永远飘扬的旗帜”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迁精神重要指示,感慨着西迁人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感受了西迁精神激励一代代知识分子奋勇前进的磅礴伟力。
伴随一件件展品的记忆重启和一段段交大故事的动人述说,大家仿佛踏上时光列车,梦回上世纪交大走过的峥嵘岁月。筹建南洋公学第一份正式文件1896年盛宣怀《请设学堂片》、唐文治先生的《南洋公学新国文》等展品记录了从南洋公学到交通大学这段兴学强国的发展历程;1956年,交大人背起行囊,一路向西,“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用爱国、奋斗谱写西迁之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2018年至今,西安交通大学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战略目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继往开来,再创佳绩!
参观结束后,社员高雨萌对西迁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西迁精神表现的是西迁前辈人为党为民、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作为通讯社的学生记者,她也不忘自己的工作:“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采访,在深入了解西迁精神的同时,能向更多人宣传,一起学习西迁精神。”
砥砺前行,做新时代西迁精神新传人
10月21日,通讯社创新港部4名成员前往涵英楼探访,对创新港校园有了更深的认识。走入数字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关键词“使命”二字。、为响应国家号召,陕西省和西安交通大学共同落实“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及西部大开发三项国家战略,以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示范为定位,联合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智慧学镇,这便是创新港的由来。
走过数字展厅的一个又一个板块,大家仿佛随着创新港同成长。社员高智在参观完展厅后感叹道:“创新港建设途中体现出的自强不息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将会成为我们人生途中的宝贵财富。作为新时代交大学子,很幸运来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扎实学习科研,创造自己的奇迹。”
饮水思源,为医疗事业奋斗终身
10月18日,雁塔校区通讯社4位成员分别探寻校园雕塑侯宗濂像、抗战迁陕纪念建筑和饮水思源碑。
陈永媛同学参观了侯宗濂老先生的雕像。侯宗濂教授先后留学日本、奥地利、德国等国家,在生理学研究上做出了卓越贡献。作为法医学专业的学生,她决心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刻苦,潜心钻研科学知识,为保障人民生命权利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