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等教育 >

【课程思政 交大行动】“基础力学实验”课程思政纪实

来源:交大新闻网 编辑:实践教学中心 力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时间:2021-12-07
导读: 基础力学实验是与基础力学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配套的实验课程,面向全校大机类学生开设,2020年独立设课。 多年来,徐志敏老师与课程团队秉承“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原则,结合力学学科及基础力学...

基础力学实验是与基础力学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配套的实验课程,面向全校大机类学生开设,2020年独立设课。多年来,徐志敏老师与课程团队秉承“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原则,结合力学学科及基础力学实验课程特点,查阅大量文献、不断修改,从课程目标凝练、思政元素挖掘以及教学设计三个方面开展基础力学实验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通过言传身教、案例嵌入、历史回顾、身边故事、人文渗透等方式,聚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职业道德和工程素养、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培植理想信念,实现价值塑造,初步构建基础力学实验课程思政体系。

言传身教最好的课程思政

教风正则学风正。老师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思政教育,老师对待教学、课程、课堂的态度既是潜移默化的课程思政,更是最直接的课程思政。基础力学实验教学团队始终遵循“育人先育己”的师资培养理念,严格要求自己、规范培养人才;团队继承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强化“上好课是天职”的育人理念,坚持“不上一节水课,不让一名老师掉队”,真正做到课堂讲授有纪律、言论行为有底线、避免传递负能量。

基础力学实验教学团队

长期以来,基础力学实验教学团队始终坚持“团队备课、集体研讨,授课心得分享”的教学传统,确保课程高质量开展;团队为每一位新教师指定“一对一”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随堂听课、梳理问题随时给予指导,保证新教师授课能力稳步提升;实验仪器自主研发,课程内容持续改进,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为学生呈现的是一个精益求精的授课团队、一批具有自主研发主权的仪器设备、一次次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这就是最直接有效的课程思政。

案例嵌入培育学生的工程素养

教学过程中,团队引入工程案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工程素养。

桥梁破坏的多种模式及工程师之戒

2019年10月,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一时间成为舆情热点。教学团队借此案例,在课堂上让学生从力学的角度分析桥梁侧翻的原因,并引入桥梁破坏的多种模式,如风振引起的塔科马大桥坍塌、士兵正步走共振引起的布劳顿吊桥坍塌、设计不合理导致的魁北克大桥坍塌等。着重讲解上世纪十大工程惨剧魁北克大桥坍塌案例,告诉学生工程师之戒的来历事故发生后加拿大七大工程学院决定把亲临过事故的钢材打造成戒指,发给每年从工程系毕业的学生。这枚戒指戴在右手小拇指上,制作图纸的时候咯着手指,时刻提醒着工程师们,要严格遵守工程伦理准则和行业规范,用高度的责任感去设计安全、牢固的结构。

教学团队在从专业角度为学生解析不同破坏方式的同时,引导学生遵循专业规范,在解决工程问题时,必须优先考虑社会效益,从而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底线意识。

历史回顾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保护学生创造力

材料力学的发展史就是人们不断用实验解决工程问题的历史。

伽利略提出的梁的弯曲正应力分布规律

在第一次实验课时,利用著名科学家的故事贯穿讲解整个材料力学发展史。例如,在不同时期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梁弯曲应力分布规律:1638年,伽利略认为梁弯曲正应力的分布是均匀的;而马略特认为正应力是从梁的下边纤维起沿着高度线性分布;1678年,胡克在《论弹簧》中提出梁截面上中性层的正应力为0,绕着中性层正应力呈线性分布,但这一观点并没有进一步模型化。从梁的强度理论发展史,学生可以感受到科学发展的曲折过程,也可以体会到科学家不畏权威的质疑精神、探索精神。不仅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身边故事鼓励学生坚守初心使命

责任编辑: 实践教学中心 力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