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等教育 >

党的新闻事业“群众性”的传承发展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编辑:冯宇 时间:2022-01-20
导读: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既是我们党百年历程的建设经验,更是迈向新征程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回溯党的百年历史,不仅是一部不断创造人民幸福生...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既是我们党百年历程的建设经验,更是迈向新征程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回溯党的百年历史,不仅是一部不断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光辉历史,也是党的新闻事业始终与人民同行的奋斗历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新闻舆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定盘星”,始终站稳人民立场。

从历史维度看,践行群众路线是党的新闻事业优良传统

回望过去,党的新闻传播事业百年波澜壮阔,党的新闻工作者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在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党的新闻事业紧紧围绕民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更是中国新闻事业的里程碑,使中国的新闻事业面貌焕然一新。从那时起,视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革命新闻工作者与革命报刊昂首潮头,激扬文字,引领着中国新闻事业的前进方向。从百年前《新青年》自觉深入工农,激发民众救亡图存的革命热情,到延安整风运动时期,《解放日报》改版对践行“群众路线”的价值诉求,再到范长江、邹韬奋等一代代新闻工作者“以犀利之笔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奋斗理想……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始终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动员群众投身革命。

在筚路蓝缕建设和改革时期,践行群众路线是新闻事业不变的主旋律。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根据自身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与时俱进。1956年,《人民日报》正式宣布改版,改版当天的社论写到:“人民日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为各省市的党报改革提供了范例。1978年,《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发出了时代和人民的呼声,成为“春风第一枝”,使尊重群众的社会实践在全国新闻工作者之间蔚然成风。党的新闻事业始终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共进,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脉联系。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为人民群众奋斗的基因也必将在一代代新闻工作者的传承中跨越时空。

从理论维度看,群众性是党的新闻思想的鲜明体现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生动实践,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显著优势和生机活力,进一步展示了群众性在党的新闻思想中的鲜明作用。

群众性的新闻思想酝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就肩负起组织民众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责任担当,党创建的第一个机关报《向导》在《敬告本报读者》中宣称,它是“中国民众的喉舌”,是“真正代表中国民众利益的”,它好似“黑暗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前行方向。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谈论“如何办报”的问题时,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强调党报宣传要回应人民的期待与诉求,使之更贴近群众的生活实际。正是这一时期,党的新闻理论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党报要与其他报纸区分开,要体现党性、战斗性、群众性和组织性的思想观点,要真正发挥“耳目喉舌”作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新闻事业前进与曲折并存。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了新闻舆论工作在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热情,“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思想在实践中获得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1958年1月,毛泽东与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谈话时再次指出,“报社的人应该经常到下边去,呼吸新鲜空气”。党的新闻思想的要旨就是要深入群众,贴近群众的生活实际。但是,也应该看到,新闻理论与实践取得成就的过程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也经历过一些失误和挫折,对党性和群众性的认识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观点,没有尊重新闻传播的规律,给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带来了危害。

群众性思想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迫切需要回答在新时期如何适应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地的新闻事业“井喷式”发展,党的新闻理论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群众性在党的几代领导人的新闻思想中都闪耀着光辉。1979年,邓小平同志向全国新闻界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坚决批评和纠正各种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的错误”。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的新闻工作的指导原则。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提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要求。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思想在改革与建设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几代党的领导人对群众性新闻思想内涵的阐述联结起了党的新闻事业的精神谱系。

坚持群众性原则是新时代党新闻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闻舆论的国际国内环境、传播的形式、手段等发生深刻变革,新时代也需要新的新闻思想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系统性的中国特色新闻思想,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做好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理论指引。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他在讲话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贴近人民,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的群众观凝聚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新闻界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既一脉相承,又不断深化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新闻舆论工作中最鲜明最彻底的表达,群众性的思想光芒也必将永远闪耀在历史星空。

从现实维度看,贴近人民群众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力量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真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将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源头活水。

最鲜活的新闻来自基层。“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在路上心中才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好的新闻作品必须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基层永远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力量之源。1965年,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穆青反复思考着一个问题:该怎样将蕴含于人民之中那种打不垮、压不倒的英雄精神,通过新华社的报道,播撒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穆青与新华社记者深入兰考县基层,采写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随后,全国掀起向焦裕禄学习的热潮。《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不仅为县委书记树立了榜样,更为新闻工作者如何“勿忘人民”树立了榜样。新闻工作者只有俯下身,深入基层,肯花一番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才能创作出“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好作品。

新闻的力量更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明知山无路,偏向此山行”。2016年,央视记者五次往返“悬崖村”,与村民同吃同住近一个月,克服恐惧、冒着生命危险在悬崖上跟踪拍摄,在昭觉县采访近50天,历经6个月的时间最终完成《“悬崖村”扶贫纪事》。节目播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巨大反响,当地政府为“悬崖村”修建了更加安全稳固的钢梯,村民也纷纷寻找摆脱贫困的道路。正是新闻工作者扎根在群众中间,看到了群众真正的问题,才创作出改变群众现状的作品,间接推动了贫困山村改变面貌。这是新闻的力量,但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力量。

“键对键”取代不了“面对面”。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悬崖村”扶贫纪事》,从聚焦豫东重灾区中的“黑锅底”到深入脱贫攻坚一线,从在邮局门口等候当天报纸的人群队伍一眼望不到头到新闻报道被人民网、新华网等新闻网站与凤凰、腾讯等商业网站转载。时代不同,新闻舆论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也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新闻工作者始终要自觉主动地到群众去采访、记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创作出更多接地气、有力量、有思想的优秀新闻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全党发出号召:“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这一重要论断为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立时代之潮头、应时代之变,新闻工作者要深入一线,真实反映群众心声,更好引导舆论导向,不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奋力谱写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新篇章。


责任编辑: 冯宇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